第2481節 埃及之患(二)-《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3/3)頁
于成龍奇道:“不是說埃及有了尼羅河,從羅馬時期開始就是歐洲的糧倉嗎?當埃及糧食失收時,整個羅馬就會陷入饑饉中,而當埃及一豐收,歐洲就不會挨餓了?!?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于大人所講的,都是陳年老皇歷了!”戴維先生一針見血地道:“埃及的人口太多了!”
他說別看有尼羅河,埃及的土地廣大,但絕大部分都是沙漠,除尼羅河兩岸狹長綠洲就是一望無際的沙漠,讓人充分感受到埃及生存條件的惡劣。
以前人口少的時候,埃及還能輸出糧食,但現在人口增多,周圍地區買主增加,商人不愿意把糧食遠送,能送到歐洲的糧食是少之又少,歐洲無法指望埃及的糧食嘍。
“人口與糧食問題以后將會引爆埃及!”戴維先生說道,感慨地道:“埃及人太能生了,我們給予和平給他們,他們就拼命地生孩子!”
“部族沖突在埃及也是大問題!”戴維先生繼續介紹道。
他興致來了,著侍衛調出了埃及大地圖,讓于成龍知道埃及的部族分布情況。
看到地圖上那星羅棋布的部族,于成龍眨眨眼!
戴維先生滔滔不絕地道:“不僅僅在埃及,而是在整個中東地區都長期沿襲著部族特性。一是部族民眾崇尚自由、放蕩不羈的性格,這是由于古代中東地廣人稀的自然環境和歷史上居無定所、隨遇而安的游牧生活方式形成的。二是部族的尚武性、擴張性,源于在惡劣生存環境中對有限領地和資源的爭奪,且為此不惜訴諸武力。三是部族的榮譽觀、復仇觀和繼承性。部族民眾都無條件地為本部落的榮譽而戰,認為解決部族間的宿怨除了抵抗和復仇外別無他法。且部族的一切性格與意識、習俗與規約都世代相傳。這就是部族落的繼承性……”
“四個字!”他豎起一根手指道:“冤冤相報!”
“我們中國有‘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抿恩仇’和‘當我占優勢時,我愿寬恕你,只要以后你和我一心一意’、還有‘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的文明習俗,白皮不象我們這么大度,但他們愿意為了實際的利益而放下彼此間的仇怨。而在這里的部族,則有‘我反對我兄弟,我和我兄弟反對我堂兄,我、我兄弟和我堂兄一起反對世界’這樣的特性!”戴維先生說道。
“不能完全說他們錯,這種特性在惡劣的生活條件下促進了部族內部的團結,在一些時候只有團結一致共同抵御外敵,才能維持生存。但從消極層面講,這也意味著一場場血腥沖突,永無止境!”戴維先生雙手一攤道。
于成龍聽得津津有味,忍不住道:“想不到戴元帥做了這么多的事情,我算明白了‘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因有人為你負重前行’!”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皋兰县|
吴堡县|
玉山县|
平泉县|
林周县|
来凤县|
巴林左旗|
交城县|
西和县|
新田县|
阿巴嘎旗|
博爱县|
礼泉县|
壶关县|
阿拉善盟|
金门县|
习水县|
青铜峡市|
交口县|
游戏|
兴城市|
黄梅县|
贵州省|
南漳县|
长顺县|
武威市|
阳原县|
尚义县|
云龙县|
天全县|
乌兰浩特市|
攀枝花市|
新营市|
安新县|
外汇|
个旧市|
延津县|
绥滨县|
临夏市|
连城县|
奎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