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中華”級戰列艦擁炮98門,輕載排水量2200噸,滿載排水量3200噸,艦上官兵有750人。 有三層炮甲板,配置為28門32磅炮,60門18磅炮,10門12磅炮,該級戰列艦有個極特別的別名,又稱為“亂披風”級戰列艦! 該級艦為什么起這樣的別名,主要原因在于它們裝備了驚人數量的60門18磅,這是極其少見的! 你看“帝國級”一級戰列艦每層炮甲板的火炮口徑為30門42磅炮、28門24磅炮、30門12磅炮和12門6磅炮,“印度洋”級二級戰列艦裝備的是30門32磅炮,30門24磅炮,20門18磅炮和10門12磅炮,“東南亞級”三級戰列艦裝備的是裝備了30門32磅炮,30門24磅炮,16門9磅炮,它們的次一級火炮數量都不及“中華”級戰列艦多,裝備了整整60門18磅。 “中華”級戰列艦頗具特色,追求的是極致的射速! 設計人員認為“帝國”級戰列艦造價太高,太笨重,不利于全球部署。 而“印度洋”級二級戰列艦的火炮數量少,與“東南亞級”三級戰列艦不能壓制敵方的一二級戰列艦。 因此集思廣益,他們制出了“中華”級戰列艦,認為該級戰列艦足以與敵人的一級戰列艦對抗,勝過敵人的二三級戰列艦。 他們的憑借在于18磅大炮的口徑夠大,足以威脅到所有級別的戰列艦,而12磅火炮則不能擊穿戰列艦的舷墻。 在南華帝國海軍看來,18磅炮的射速在重炮中是最快的,32磅炮則是南華海軍玩得順溜的,就讓“中華”級戰列艦以高射速成為敵人的惡夢吧! 設計人員得意洋洋地說:“要威力有威力,要射速有射速,亂披風戰列艦,亂轟一陣,轟s敵人去!” 來了整整十八艘的“中華”級戰列艦,伸出炮門的火炮口徑落在原地中海艦隊的老兵們眼中,他們眼眨眨,知道這批新來者是要來搞事情的啊! 隨之而來的是三十六艘“東南亞級”三級戰列艦,如此一來,南華帝國部署了整整二百零九艘戰列艦在地中海上(原有一百四十九艘),以傾國之力去戰白皮,行滅洲之戰!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