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200節 印度人抗洪-《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3)頁

    這是在印度遭遇大旱災和大洪災之后的事情了。

    印度大地連續三年干旱,土地龜裂,河流斷流,農作物盡皆旱死,人無水飲,連神牛都渴死了。

    整個印度地區有糧食的地方只有中國人控制下的殖民地,建有水庫、水渠等水利工程,且中國人的“風水”厲害,找到泉眼,又種樹保持水土,因此中國人小日子過得不錯,每天在殖民地外的關卡處都擠滿了想進城為中國人打工的阿三。

    一些阿三想的是先打打工,熬過難關再說。

    沒想到大旱災過后,雨季到來,這雨水一下就沒完沒了的,仿佛三年干旱積下來的雨水一時間放在這時全都放出來!

    結果印度遭遇了一場特大洪災。連日的暴雨,狂風肆虐,這突如其來的天災,使毫無任何準備的居民不知所措。

    短短兩個月間,印度竟有一半地區受到洪水和暴雨的襲擊,造成不知道多少萬人死亡(確實不知道,因為印度根本沒法子統計),約有幾十萬頭牲畜淹死,農田盡成了水塘,道路徹底沖毀,千萬間房屋倒塌,大片農作物受損,大米、棉花、大豆等農作物遭到暴雨毀壞。受災人數達5000萬人之多(事后的統計)!

    兩名中國記者,分別是《南華日報》的記者王云生和《南京日報》的記者貝奇,兩份報紙都是官方喉舌,銷量很大。

    他們到印度采風,見識連日暴雨導致了洪水泛濫,洪水淹沒大地,讓大地變海,人在上面撐船的情形,也見到了殖民地內因為水利樞紐工程得力,區域內的洪水都排到了大海里?    中國人想撐船都沒有機會!

    他們追尋印度暴發洪水的原因?    找到了原因,那就是印度洋夏季盛行西南季風?    西南季風帶來大量水汽;印度北部是喜瑪拉雅山脈印度恰處于山脈的迎風坡多降水;印度大多城市分布于恒河附近?    水網密布,如有降水?    水漲迅猛直接威脅城市;在西南季風強烈的一年會形成較大的水災。

    兩位記者還寫道:“印度是平原地形,地勢低平?    水流速度緩慢?    泥沙淤積,排水不暢;由于需要燃料,流域內植被破壞嚴重,覆蓋率低?    涵養水源能力弱。”

    他們推出了一個觀點:“兩中華現在都大搞環境保護?    不許砍伐樹木,帶來的好處正是印度所缺乏的。”

    作為無冕之王,兩位記者見到了總督卡博特,對他進行采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