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竇名望拿出他“發丘中郎將”的任命書來,振振有辭地道:“這不是作戰軍務,此乃皇帝陛下下旨,聯署是帝國總參謀長戴維先生!” 老而不死謂之賊,竇名望壞事做盡,有經驗啊。 首先拿“不是作戰軍務”將他摘出去,否則是作戰軍務的話,竇名望必須聽令行事。 后半截話意思是張家玉不夠格,軍中很講資歷,氣到張家玉倒仰,偏又奈何竇名望不得! 此時軍務緊張,第五軍軍長左夢庚帥一眾高官回國開會,竇名望是第五軍的代軍長,全軍就他一個老總! 真要把竇名望拿下,會發生什么事情,難以預料。 張家玉是何等聰明的人,感覺到這里面有濃重的陰謀味,能管老賊、阻止老賊的人都離開了,他們給老賊開綠燈,唆使老賊去做壞事,他們就不用背鍋。 而老賊迫不及待地跳進鍋中,樂不可支地把鍋背起來,反正他是不要臉的老賊! 旁白:“我是流-mang我怕誰!” “不管了!”張家玉心灰意懶,任由竇名望把小亞細亞、敘利亞和埃及各處起勁地折騰,土地都刨得坑坑洼洼! 直到二皇子顏煜到來,他已得詔在西平開府建牙,獨當一面,當然有資格管,不過他聰明地將皮球踢給了左夢庚。 左夢庚遂宣布竇名望停職反省,而他組成工作組,由他擔任組長,組織政治部、參謀部和軍法處的人員查辦竇名望。 他是該管的軍長,令行禁止,很快就有了結果,寫了報告,派巡航艦送到西平的二皇子行營。 顏煜看過報告,臉色古怪,不置一詞,將報告交給張家玉。 先是一份查辦報告,上面說明竇名望履行“發丘中郎將”的職責,一是有功。 挖掘出大量文物出土,成果顯著,是考古界的大發現? 得出結論即“奧斯曼人與突厥人沒有任何關系!” 奧斯曼土耳其人在述及自家起源時? 往自己臉上貼金,說他們是突厥人? 表示自己祖上也闊過? 結果被竇名望的考古啪啪打臉。 在唐朝時期,中國的北方有一個很強大的游牧政權叫突厥? 后來與唐朝進行了幾十年的戰爭,在太宗時期一度攻到了長安城下? 渭水橋邊? 逼得太宗皇帝還與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和平條約。不過,當太宗皇帝緩過勁來后,便對突厥發動了大反擊,李靖破陰山抄了突厥的后路? 后來將頡利可汗抓到了長安? 東突厥滅亡。一部分內遷歸了大唐,一部分西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