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0節 視察武漢-《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3)頁
顏常武到達大武漢視察!
武漢地方建制始于西漢,隋朝置江夏縣和漢陽縣,分別以武昌、漢陽為治所。唐時江夏(武昌)和漢陽分別升為鄂州和沔州的州治,成為長江沿岸的商業重鎮。江城之稱亦始于隋唐。唐朝詩人李白曾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漢自古又稱江城。此后經宋以迄明,均為歷代州府治所。
南宋抗金將領岳飛駐防鄂州(今武昌)八年,明代,朱元璋第六子朱楨被分封到武昌做楚王。由于成化年間漢水改道從龜山以北匯入長江,到嘉靖年間在漢水新河道北岸(凹岸)形成新興的漢口鎮,奠定了武漢的武昌、漢陽與漢口三鎮的地理基礎。
前明末時,漢口與北京、蘇州、佛州并稱“天下四聚”,又與朱仙鎮、景德鎮、佛山鎮同稱天下“四大名鎮”,成為“楚中第一繁盛處”,為全國性水陸交通樞紐,享有“九省通衢”的美譽。
新明立國,武漢得到了迅猛發展起來,它的地理位置乃至于經濟地位是如此的重要,以致于顏常武親臨武漢視察。
大明史書記載了:“上幸蛇山,大悅!”
武漢發展極快,蛇山位于武昌長江南岸邊,又名黃鵠山,綿亙蜿蜒,形如伏蛇,頭臨大江,尾插鬧市,與漢陽龜山隔江相望,山上古跡甚多,名勝也不少,均呈斜陡長狹形,形勢十分險要,必兵家必爭之地。
蛇山有著名的黃鶴樓,顏常武登樓,眺望長江兩岸,但見得陸地上城區連片,人流如水,水面上百舸爭流,千帆竟過,如浩蕩長江,成群結隊,舳艫相繼,顯然城市發展不錯,經濟運行良好,乃悅。
他對隨行的地方官員道:“你們做了大量的工作,眼前的景象作不得假,就象我們去翻老百姓的米缸,老百姓吃什么就一目了然!”
顏常武真的是去翻過當地民眾的米缸,看到他們都是吃米,再問過民眾對生活的滿意度,他這才滿意地點點頭。
讓當地官員們在寒風中抹了一把冷汗,只覺得回去得吞幾服驚風散才行。
不同于前明當官容易,現在是數字講話,雖說數字出官,官出數字,但你總不能把府庫的米突擊發給民眾吧,就算能發,當東廠的人是吃素的啊!
顏常武廣泛地巡視民生、工廠、學校、田頭、礦山、軍隊、造船廠……他在如今當地父老鄉親們的座談會上勉勵所有的人努力建設好武漢,他動情地道:“國內和平,社會安靖,此之謂‘得天時’;武漢地處國中,九省通衙,此之謂‘得地利’,集三鎮優勢,合四海人文,此之謂‘得人和’。天時地利人和盡占,武漢應該成為經濟、文化的‘集大成”者,前途不可限量!”
武漢臣民們則表態道一定竭盡全力,把國家建設好,不負東南王殿下的期望。
顏常武又對官員們道:“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做官出成績,實現人生抱負,人是要有一點精神與追求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學習范文正公!”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林格尔县|
疏附县|
保德县|
勃利县|
宁陕县|
修武县|
巴楚县|
新宾|
蕲春县|
千阳县|
军事|
仙居县|
高要市|
岳普湖县|
巴东县|
丰顺县|
湘阴县|
长葛市|
聂拉木县|
天津市|
汪清县|
衢州市|
廉江市|
绵竹市|
宜都市|
夏津县|
武宁县|
清新县|
清水河县|
清苑县|
中西区|
苍溪县|
桐城市|
洱源县|
宿松县|
西昌市|
大邑县|
沂源县|
昆明市|
青阳县|
叙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