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諸葛亮“三顧頻頻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五丈原上為蜀國燃盡最后一縷精氣神; 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寧死不屈,為亡國守護最后一份尊嚴; 岳飛“壯士饑餐胡擄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勇戰沙場,忠心為國。 這些個忠臣衛士慷慨豪邁地用自已的鮮血或力量去守護自已的國家。這就是一種高節,以命為賭的高節, 真正忠誠的人,自是懂得顧全大局,以忠為本質為國效力。而這樣的人,非以上幾位高節者莫屬。 然而對于忠誠而言,不同的人的看或許也都是不同的,像荊軻,為燕丹舍身就義,刺殺秦王;像西施,為復越鋌而走險近探夫差;像包拯,為百姓幾觸皇權,伸張正義;他們都是‘忠’字,這些人,你能說他們不是忠心為國,一心為民嗎?” 顏常武侃侃而談,現在的他,講起課來絕對稱職,且他身處的位置,看待事物的不同,對聽眾的洗腦能力更強。 然后話入正題:“你們今天封爵,成為了帝國的勛貴階級,當與國同休!記住了,與國同休!” “不僅如此,你們既是勛貴,也是軍官團的一員,我帝國的軍官,首要就是忠君愛國!” 所有的官員們正襟而坐,認真聽取圣訓。 “這國家是朕的,朕拿了最大的頭,你們也拿了不少,將來遇到敵人入侵,你們說,該怎么辦?”顏常武問道。 “與他們拼了,決一死戰!”“絕不能放過他們!”眾臣將爭先恐后地道。 “很好!”顏常武又說道:“今天朕在這里,你們忠心于朕,要忠于帝國,帝國是我們大家的,如果我們都不愛帝國,還會有誰愛呢?” 顏常武苦口婆心,教訓這幫軍頭進一步加強忠君愛國的思想,提高思想覺悟,他指出“國”的意思,那就是“民族國家”,乃我中華民族! 勛貴們、官員們、軍官們認真地聽著,一個接一個發言,表示“忠君愛國”就是他們的家訓,代代流傳!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