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1節 諸臣齊勸進-《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2/3)頁
這玩的是中國式的勸進把戲,諸臣勸進,顏常武“三讓”。
三讓指的是帝王即位的一種謙讓之禮,在這過程中,群臣是要陪著一起演戲,以示謙恭。
因此群臣踴躍上表,請顏常武即皇帝位!
陳衷紀在奏折上表示:“……當年神州大亂,韃虜肆虐,國家危亡的慘痛情景,我們不忍再提。當時,是您奮不顧身力挽狂瀾,穩定神州大局,掃除韃靼人,是您平定逆賊,掃除污穢,二十余年讓國家逐步走上正軌,德政連連,碩果累累,國家強盛,民間富裕,自從有了文字記載以來,從沒有人有如此功勞。
……高祖提劍入咸陽,炎炎紅日升扶桑;光武龍興成大統,金烏飛上天中央,無論是漢高祖與光武帝,乃是天下大勢助之,接受的是已成的大業,他們的政策實施并沒有太大難度。明太祖北伐與成祖靖難的軍事行動,不過只用了兩年時間,最終為帝。
而您自臺灣崛起,勢孤力單,白手起家,最終克成大業,如果說苦勞方面,您比漢高祖與光武帝還要辛勞。功績方面,您比明太祖與成祖功勞還大,所得的疆土,與您相比,無法相提并論!
況且,如今所有列侯諸將,有幸跟您一起東征西討治理國家,只要有點功勞就已經享受到了紫色印綬和黃金官印,這樣的大臣已經數百人了,他們的功績也可以傳至萬世。但唯獨您只是為王,這讓我們坐立難安。”
陳衷紀強調,您如不為帝,上逆天意,下讓我們群臣失望。您這就是忘記了大業,而拘泥于小節,這是我陳衷紀等人所懼怕的。
他的一篇奏折,洋洋灑灑,長篇大論,于是士議洶涌,包括陳德、洪升、陳和彬、陳子龍、戴維先生、張家玉、劉孔昭及八個軍的軍頭們一致附議勸進。
這封奏折十分有力,顏常武受之,勉為其難地稱他即皇帝位!
在眾臣輔佐下,他接連下詔,定國號為“南華帝國”,他為帝國皇帝!
冊立皇后楊氏,皇太子顏琨。
然后規定了國體與政體,乃是君主制國家,最高行政機構是內閣,首席是內閣總理大臣,有副總理大臣數位輔佐,其下是各部,共十六個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