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973節(jié) 蒙古騎兵痛打葉爾羌步騎-《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3)頁

    僅僅是弓箭戰(zhàn),蒙古人就讓葉爾羌人大吃苦頭,蒙古人的箭快,又強過葉爾羌人,更主要的是會跑,只要葉爾羌人一追上來,他們策馬離開,在奔馳中射殺敵人,正是他們的拿手好戲。

    而葉爾羌人只有少量的箭術好手能夠射中蒙古人,問題是強弩之末,不能射穿魯縞,難以擊穿蒙古人的護甲,有的箭就釘在了護甲上被蒙古人帶著走。

    這是一場蒙古人大占優(yōu)勢的戰(zhàn)斗,背后則是大明的雄厚國力!

    看到葉爾羌人被他們秋風掃落葉一般地射下馬去,蒙古人懂得感恩了,明白到如果沒有大明的裝備,用他們以前配備的皮甲和弓箭,那些石質(zhì)或者骨制的箭頭,難以造成如今強勁的殺傷力!

    蒙古人大舉出動,至少有六千人,變成了六千只嗡嗡鳴叫的蒼蠅,圍繞著葉爾羌三萬人的部隊不停地打著轉,時不時地叮上一口,摸上一把!

    當葉爾羌人的騎兵大隊出動時,蒙古人馬上撤退,但當葉爾羌人稍一懈怠,蒙古人的弓箭就落在了他們身上。

    這種近似于無賴的游擊作戰(zhàn)方式讓王弟泰維斯亞恨得差點咬碎了滿口的牙齒,誰讓汗國的精銳部隊都在庫爾勒人間蒸發(fā)了呢。

    事實上,蒙古人進軍速度之快,出乎葉爾羌人的意料,他們也得不到庫爾勒前線的消息,以致于謠言滿天飛,人心惶惶。

    阻攔蒙古人的葉爾羌騎兵在騎射方面不是蒙古人的對手,而站地上的步兵則更是糟糕,他們的弓箭還遜色過騎兵的,兵器也差,事實上,長年的和平加上貧瘠的自然環(huán)境使得葉爾羌內(nèi)地的軍備極為落后,沖上前的步兵往往都被蒙古人射殺。

    其實葉爾羌人也通過各個渠道得到了一批火槍,有的來自遙遠的歐洲,有的則是土耳其,更多的是印度。

    說起來很搞笑的,別看三鍋是個一言不合就跳舞的民族,但當中藏龍臥虎,比如當中的一個普什圖族中的一個部落,他們居住在阿富汗和印度交界的山區(qū),這里的人就擅長鍛造、冶煉手藝,世代都以做刀和長矛為生。

    當火槍出現(xiàn)后,他們就開始仿制,對于心靈手巧的部族人來說火槍不過是把燒火筒,制造火槍不成問題!

    由于他們仿造的零件精度好,火槍的優(yōu)點都得以保存,而且還使用方便,不易損壞,因此他們仿造的火槍生意紅火異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