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971節 新蒙古人創造新奇跡-《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3)頁

    蒙古人沿大路推進,如風卷殘云一般,路遇之敵皆不是對手,被他們箭射后沖上前沖上前一輪馬刀亂砍。

    喀嚓喀嚓!

    砍掉人頭,砍斷臂膀,蒙古人盡情揮刀,使用了大明的制式馬刀,鋒利無比,砍人如砍樹枝,葉爾羌人被削得慘不忍睹。

    盡情揮刀,不負少年頭!

    換作是以前的蒙古人,根本不可能這么愜意。

    不要把包括蒙古人在內的游牧民族看得很高,其實他們的日子苦b,慘淡過活。

    就拿韃靼人來說吧,老野豬皮起事時,所以依靠的不過是十三副鎧甲和三十余匹戰馬而已,而明軍一個衛所就有千人,至少上百副鎧甲還是能夠湊得出來的!

    別看蒙古人縱橫馳騁表面風光,背后連只貓都沒有,哦,錯了,連把好的馬刀都沒有!

    明朝對長城外的游牧民族實行貿易禁運,鐵器作為軍械的原材料,不給輕易出口,雖然也有一些大明的不法商人走私出口,但很多游牧民族連毛都不多一根,哪有錢收買商人,這些部族別說沒有好的馬刀,連弓箭的箭頭用的都是骨質、石質,甚至連燒奶茶的鐵鍋都沒有,更不用說養貓了。

    大明社會有句罵人的話,叫做“瓦刺姑”,女人如果被罵這句話,是對她們極大的羞辱。

    宣德年間,蒙古瓦剌部被明朝征討,“衰弱貧苦,以其婦女售與邊人,每口不過酬幾百錢,名曰瓦刺姑,以其貌寢而價廉也”。

    原來,是瓦剌把他們的婦女賣給明朝邊地民眾,價格便宜至極,為人卑賤,因此,后來相沿成習,就成了罵人的話。

    為什么看似游牧民族能把大明明給打得淚汪汪,就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加上大明明那邊的豬隊友成群結隊,游牧民族才得以逞威。

    如今漠西蒙古人用上他們生平見過的最好的兵器,他們才新附大明,勇武沒有丟下,要是換上蒙二代就很難說。

    關鍵是大明朝廷給錢痛快,平均一個人頭十個銀元!

    貨真價實,分文不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