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阿拉坦倉所罵的正是由于商路不通,無良商人以劣充好,把差的大明商品賣到漠西蒙古,增加了蒙古人對大明的不良看法。 現在則不一樣了,楊璟新盛邀諸蒙古人進烏魯木齊參觀、采購,說城內已經有了步行街,賣的都是平價商品,歡迎采購! 首領們將信就疑,怕被甕中捉鱉,又是嘎勒丹拜和察罕說道:“我們去吧!” 這兩位首領乃蒙古人中的奇葩,之前內部不和,為爭草場打得個鮮血淋漓,輪到這兩位老兄話事時,他們不來pk,以下中國象棋來決定草場的多少,如果某方輸得太多,另一方就“放水”給對方贏,結果是一團和氣。 先前祁三升當說客勸說蒙人歸明,也多得了他們的幫腔來神助攻,而且是沒和祁三升通過氣的! 所以他們是難得的和平分子,親華派,精通中國象棋。其實大明的生活條件好過外族,在外族中有許多明粉,向往大明,可惜的是大明的君臣們都不善于利用他們,讓他們流血又流淚,最終把他們推向鐵血洗華一派中,造成大明與外族的戰事連綿不斷,難以收拾。 …… 峰會結束,蒙古騎兵大隊撤離烏魯木齊城外,明軍回城歸營。 楊璟新與嘎勒丹拜和察罕三騎并馬進城,還有數位首領和二百多的蒙古人子弟以及他們的仆人一道進城,他們倒不能騎馬進城,而是得把馬匹寄存在城外的車馬店中才行。 至于楊璟新是老大,公家人,這條規定挨不到他的頭上,嘎勒丹拜和察罕也沾了光,可以騎馬進城,其他的蒙古人就不行了。 一些蒙古人不想下馬,叫嚷著說什么咱們蒙古人從不下馬的,是馬上民族,結果挨了嘎勒丹拜的喝罵道:“你們拉屎拉尿也在馬上,你娘生你們也在馬上?” 察罕居然會用上“入鄉隨俗!”來教訓那幫孩子們。 有了他們的說話,諸蒙古人不得不下馬來。 入城后,蒙古人明白到為什么不給馬進城的原因,他們看到了漂亮的街景,衛生干凈的地面! 大家都曉得的,有外賓或者領導來參觀時,地方會大搞衛生,如今的烏魯木齊嶄新光亮,亮瞎了蒙古人的眼睛。 看起來賞心悅目的,是他們從來沒有見到的場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