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被楊展念叨的楊璟新連打數(shù)個哈啾,讓他十分狐疑,不應(yīng)該啊。 此時他率軍走在迷人地方,軍隊沿著河谷一路前行,遠處的高山和天空渾然一體,天空湛藍湛藍,云彩似朵朵棉絮漂浮在山頂;河谷恰似綠色的長廊,紅松、柏松青翠欲滴;湍急的河水一路順流而下,如靜物風景當中流動的藍色旋律,呼吸著車窗外新鮮空氣,讓人心曠神怡,怎么可能會打哈啾。 如此美景,這里是新疆天山之路! 明朝時期的西域,以橫貫東西的天山山脈為界,可分為兩大部分:天山以北地區(qū),就是天山北路,水草豐美,衛(wèi)拉特蒙古諸部游牧于此。天山以南地區(qū),包括東部的吐魯番地區(qū),即天山南路,屬綠洲農(nóng)業(yè)區(qū),處于由察合臺后王建立的葉爾羌汗國的統(tǒng)治之下。 葉爾羌汗國是由察合臺后裔、東察合臺汗國滿速爾汗的三弟賽依德,于1514年在原察合臺汗國的舊地上創(chuàng)立的一個國家。 其首都在莎車,鼎盛時期的疆域包括吐魯番、哈密、塔里木盆地。汗國版圖的東方是嘉峪關(guān)、南方是西藏、西南是克什米爾、西方與烏茲別克布哈拉汗國為鄰,與烏茲別克以費爾干納谷地為界,北方以天山為界,與衛(wèi)拉特蒙古部族相鄰。 以東面的中國的嘉峪關(guān)為起點,到西面的費爾干納谷地,其直徑長達2100公里即4200里地。 至于天山北路,則主要是衛(wèi)拉特蒙古部族的游牧區(qū),亦可稱為漠西蒙古,以和碩特部、準噶爾部最為強盛。 可見,新疆是一個很大很大地盤的地區(qū),然而大明平定這個地區(qū)用時甚至不到三年! 即使如此,你想肝掉一個數(shù)千里地的大地盤,也得花上很多心思。 大明想的是得到漢唐舊地,西域,實際上主體地區(qū)就是新疆啦,但比新疆更大一些。 當時大明朝廷為否占領(lǐng)新疆而發(fā)起的大廷議中,大部分臣子都認為無此必要。 大臣們認為新疆“土地貧瘠”,所以“奪之不足以夸耀武功”。 很多大臣對新疆這塊地是看不上的,認為大而無用,如兵部尚書周六一曾經(jīng)在朝堂上說:“新疆苦寒,又在極北之區(qū),得其土不足以耕耘,得其民不足以驅(qū)使;且人窮地瘠,又無出產(chǎn)之物,今何所利而用兵于遠邊乎?即使滅此朝食,亦不足以夸耀武功,駐軍曠遠,難以支持。” 內(nèi)閣次輔楊天生認為道:“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土地瘠薄,人煙稀少。得之如徒然收數(shù)千里曠地,增加千百萬開支,實在得不償失。依臣看,不納新疆乃是良策,漢唐經(jīng)營西域今安在?無它,不得利也!” 他認為無利可圖之事,別干! 這位仁兄本是海賊出生,擅長貿(mào)易,新疆這鳥不拉及的地方,只有投入沒有產(chǎn)出,要來作甚! 他甚至對于進取西伯利亞都持保留意見,要不是老毛子的威脅,他認為西伯利亞得來就是個累贅。 如果有人口有財富,海賊楊天生就叫囂著要進取了。 楊天生沒與顏常武溝通,顏常武是有意沒說,他想扮演關(guān)鍵先生,將來在他的主導下奪取新疆,但大明人才濟濟,向來有眼光的堵胤錫就很看得起新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