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1節 中國式的葬禮-《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3)頁
包頭佬很高興,他們終于擼到了中國人的毛,取得了勝利!
高興之余,顧不得中國人在臨撤退時把大量的軍火向他們傾瀉而出,實際上造成了包頭佬超過了以前的傷亡。
同時也沒有看到中國人是在下午時分才撤退的,如此包頭佬再無余力進攻中國人的第二條防線。
他們也沒占到多大的便宜,戰利品很少,中國人在撤退之前能夠帶走的帶走,不能夠帶走的則摧毀或引爆。
包頭佬還是收獲了一些中國人的物資,比如中國人的軍糧!
香甜的壓縮餅干,有多種的口味,大塊的牛肉干、糖果是他們最大的收獲(沒有香煙,在諸多食用物資中,中國人最舍不得放棄香煙),有人把一些物資獻給斯內德帕夏,讓他的臉不禁陰郁起來。
中國人居然連小兵都吃得那么好,這仗打下去都很困難。
斯內德帕夏的頭腦還是很清醒的,他即時命令軍隊搶修工事,亦即仿效中國人也來搞深溝厚壘這一套。
所以中國人的作風引領潮流,不管樂意也好,不愿意也好,都得向中國人學習戰斗的方法,這樣才能夠持久。
可惜包頭佬畫虎不成反類犬,他們的挖掘速度本及中國人,沒那么勤快,又沒有中國神器---工兵鏟,這速度能快得起來才怪。還遭遇中國人的搗亂---包頭佬點起燈火挖土,中國人不狙他們才怪!
只要燈光下被發現,就要吃槍子兒,導致包頭佬的速度大慢,許多包頭佬趁著夜色,趁著槍響的慌亂,干脆躲了起來,干活的寥寥無幾,到了第二天,挖出來的只是淺溝和土堆而已。
而包頭佬想去占中國人的便宜根本不可能,中國人的第二條防線修筑堅固,一如第一道防線,想要拿下它得花大力氣,且燈火通明,偷襲是不可能的。
更糟糕的是天快亮的時候,中國人已經整裝待發,向著他們的舊防線進攻!
他們連火把都不用點,在黑暗中能夠夜視一般,部隊長驅直入,順利地抵達了舊防線前沿。
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要知道在古代由于普遍缺乏維生素a,許多人有夜盲癥,到了晚上就成了瞎子,比如說包頭佬中大量貧窮出生的士兵就是如此。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