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910節(jié) 包頭佬勝利了-《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2/3)頁

    沖鋒的部隊遭遇了炮彈和飛雷炮的攻擊,與以前相比,中國人增加了投石車,砸下的火油彈讓包頭佬變成了人形火炬。

    看到包頭佬上來,中國人在殘破的營壘中間,向著包頭佬飛出了無數(shù)的炸彈。

    力氣大的丟五公斤重的炸彈,力氣小的丟一斤重的小炸彈,他們讓包頭佬吃上了比昨天多上一倍的炸彈!

    包頭佬頭頂盡是飛散的煙圈,漫天飛舞,炸彈就在他們身邊爆炸開來,但無人止步,因為他們的穆費德帕夏和奈吉帕夏就在他們的中間,親自帶隊沖鋒!

    情況危急,帕夏不上誰上?!

    不僅僅是火力調(diào)配給了北線部隊,還有裝甲也是北線部隊用得多,穿上了皮甲和鐵甲,還有眾多的盾牌,防護大為增強。

    帕夏專門集中了精兵配重甲,加上火力掩護,希望能夠奪取勝利。

    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雖然中國人的槍聲爆豆般地,但是倒下的包頭佬并不多。

    在人群中的包頭佬狙擊手回擊著,似乎沒讓中國人的槍聲減弱多少。

    他們向前推進,很快到達中國人的營壘前,兩軍正式接戰(zhàn)。

    戰(zhàn)場上人馬涌動,叫喊聲震天響,到處都是人,踩出了大量的塵埃,加上空中彌漫著炸彈炸后的硝煙,烏煙瘴氣。

    加上兩軍人馬后面,一些人竟然吹奏起樂器來,激揚的曲子滲夾著慘叫聲和恐懼的吶喊,戰(zhàn)場上的場面十分詭異!

    中國人一向活潑,來自于顏常武的意志,他在民間大力弘揚戲曲歌劇,在軍隊里組建文工團,軍樂隊和軍人音樂興趣小組,認為音樂能夠起到陶冶軍人性情,調(diào)劑士兵精神,降低官兵們發(fā)神經(jīng)的機率,值得提倡。

    所以參戰(zhàn)軍人們軍樂齊奏,一些沒上前參戰(zhàn)的軍人吹奏了柳笛和簫,彈起了土琵琶,還有各種各樣的樂器。

    對面的包頭佬真是中國人的堅定擁躉,中國人玩什么,他們也弄什么,他們也有樂器哦。

    包括烏德---類似于琵琶,凱曼恰----弓弦樂器,類似于二胡,乃依---斜握吹奏的豎笛。

    還有拉達布卡鼓---一種高腳杯狀的單面鼓,納卡拉鼓---用銅或陶制成品的鍋狀鼓,里克鼓---一種手鼓等,還有號角。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