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外交談判從來都不會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兩國代表為了一里地都要力爭,俄毛有貔貅性質(zhì),咬定青山不松口,食相難看! 而楊天生表面上風輕云淡,實際上是寸步不讓,與俄毛代表展開了針鋒相對的爭斗。 雙方扯足牛皮,口水狂噴,激情四濺,爭得不可開交。 除楊天生之外,其實阮大鋮等中國文官都認為那些荒涼的土地鳥不拉及的,有什么好爭,他們要的話,給多一點又何妨? 他們以天朝上國自居,賞賜一點用不著的土地給俄毛這些蠻夷,就當是丟點骨頭給狗了! 平時的閑談中大家都很清楚,西伯利亞只怕一百年之內(nèi)都不一定有大的開發(fā),中國人開發(fā)東北地區(qū)方興未艾,起碼要持續(xù)五十年,等東北開發(fā)完,還有東北黑龍江邊、太平洋邊的土地,那才是開發(fā)的重點地區(qū),黑龍江邊土地就近,開發(fā)容易,而太平洋邊的土地則有利于連接北美洲。 即使那些土地不管,漠南也有很大的開發(fā)價值,當年藍玉在捕魚兒海大敗北元,那個地區(qū)被顏常武說有大煤礦,已經(jīng)得到了確認。 所以葉尼塞河地區(qū),離北京萬里迢迢,實在開發(fā)不易,且一片荒涼,要來何益? 不過楊天生告誡大家說要盡力而為,寸土必爭,不可懈怠! 好吧,他是老大,而且還有御史跟著記錄大家的言行,將來大伙兒的一舉一動是要進國史的。 爭吧,吵吧,大家拿著中國地圖---俄毛開始是用他們的地圖,后來發(fā)現(xiàn)他們地圖實在太粗略了,就用回了中國的地圖,中國人大方地送了一套西伯利亞的地圖給老毛子,雙方約定以中國地圖作為分界的憑據(jù),在地圖上你一個指頭我一個指頭的比比劃劃。 實際上兩國的地圖都是西邊的紅毛番國比如荷蘭的技術(shù),荷蘭人是海上馬車夫,他們的制圖技術(shù)先進,不同于俄毛是請荷蘭的技師來繪圖,中國人則直接是學徒出師,學會了荷蘭制圖術(shù)后,大量培養(yǎng)自己的制圖師,所以制作的地圖詳盡得多了。 那時候沒有什么專利可言,中國人請來荷蘭技師,盡得他們的傳授,然后自行制圖,他們?nèi)硕嗔α看螅谱鞯牡貓D遠比任何一個國家要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