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果然是預料中的一邊倒,朱和坪并沒動氣,他知道那些官員中至少大半以上不是別有用心,許多人是憂國憂民,認為國家隨著經濟的發展,缺乏應有的監督,科道沒有風聞奏事的權利,導致于貪官污吏損害了國家、朝廷的利益。 現在朝的官員們經過了清洗,絕大部分官員對朝廷是忠心的! 象內閣三閣老方士亮、周六一、吳易全都是事務官出身,他們干得一點都不含糊,要政績有政績,要人品有人品,說多光鮮就有多光鮮,才能夠在龐大的文官隊伍中脫穎而出,他們的提拔是經過顏常武同意的,說他們想反朝廷,朱和坪頭一個不信。 也就象前明那樣,初期科道官員風聞奏事很給力,也很公心,但到了中期之后,風聞奏事的權利才變質。 就拿姚至言來說吧,他任戶科給事中之前是山陰縣縣令,其考核為卓異,經濟指標名列前茅,原本是個窮縣,他任職三年,大力發展經濟,把窮縣帽子給摘了下來,邁上了中等縣的水平。 好吧,就看誰能夠把他們說服了。 沒讓朱和坪失望的是重臣堵胤錫親自站了出來,他雙手鄭重其事地托了兩件大殺器。 第一件武器是《前明國史》第十冊,他翻開一行念給大家看道:“前明亡于黨爭!” 然后他說道:“諸位有無疑問?” 回答是無異議。 《前明國史》是由首輔馬士英任總裁官,前首輔姚明恭任榮譽總裁官,集合了許多大官、大儒一起編撰,經朝廷審定,最后刊發天下。 或許其他人可以提出異議,但這里的官員們誰都不能有異議,因為這是集結了很多人的心血,說不同意的話就得罪了很多很多人。 “好,既然大伙兒無異議,那臣也不必多說黨爭之事,大伙兒也都明白科道官員在黨爭中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堵胤錫手指馬士英道:“假設強敵就在城外,馬相管著軍政,因為阻了楊相的路,所以楊相就指使某位科道官員去告他,以小搏大,這樣的事情還少嗎?這還能打仗嗎?還能打勝仗嗎?” 聽到他的話,讓馬士英朝天翻翻白眼,而楊天生笑容可掬地道:“堵閣老此話正中我的心思,馬士英這家伙擋了我的路,我得把他鏟除了,換我來當首輔!” 這樣的例子一點都不好笑,大臣們誰都笑不出來。 “前方吃緊,后方緊吃的例子還少嗎?”堵胤錫說完,又亮出第二件武器,乃是東南王顏常武的親筆所寫:“實干興邦,空談誤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