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人員是如此之多,對于糧食供應是何等的壓力! 海船的運輸量大,從千里之外運送的損耗很小,要是陸地供應,千里運糧,十不存一,阿拉斯加的糧食百分百斷供。 好在去年的糧食“試種”面積不小,當年種植,當年收獲,就已經得到了可供三千人吃的糧食,加上鯨魚肉,當年的人們過得很好,人人長胖,第二年來得人多,照樣支持得住。 他們選擇良地,以驚人的速度開荒,很快就讓荒野變成農田,他們使用了以前的經驗,播下了精心挑選過飽滿的種子,都是合適寒區的農作物,他們帶了少許的有機肥,給農田施肥,很 快地就開始了積肥,人牲造肥料,以及運輸營養豐富的黑土壤,把農作物侍候得好好的。 至于怕拉屎不出? 簡直不可想象,移民們帶來了充足的茶葉、菜干,當年夏天就種起了適合寒冷地區的蔬菜瓜果,供應餐桌。 他們還養起了蜜蜂,自船上卸下蜂箱,蜜蜂們圍繞著蜂箱歡快地撲扇著小翅膀。 帶來的是中華蜜蜂,就象移民帶來的中華田園犬一樣,屬于中國獨有品種,吃苦耐勞,最適應跟隨中國人征服世界。 中華蜜蜂是以雜木樹為主的森林群落以及中國傳統農業的主要傳粉昆蟲,它們廣泛分布在從東南沿海到青藏高原的地區,也能夠在阿拉斯加生存。 漫山遍野的野花為患,辛勤勞動的中華蜜蜂采之,它們早出晚歸,還有中國人修建的田地、菜場,都有大量的蜜源,產出了新鮮的蜂蜜,加進餅干、面包中,生活比蜜甜! 蜜蜂是必須的傳粉昆蟲,到了冬天,人們將蜂箱移進地窖或者暖房里,以白糖喂之,確保它們的生存。 不得不說說中華蜜蜂,其實才是中國老農征服世界的秘訣,沒有蜜蜂傳粉,許多農作物都不可能健康地發育生長,而中華蜜蜂就象它們的主人,連同中華田園犬,都很能適應環境。 瞧,中國人到哪都能生活得好好的。 今年的種植面積翻了五倍之多,在北美新城附近的河谷地里大片大片的農田被開墾出來,種上了黑麥、祼燕麥、苜蓿、油菜籽、土豆,還有蔬菜瓜果,精心計算,統籌兼顧,別說是人, 就連同來的牲畜冬天的飼料都準備妥當,能夠在冬天也不掉膘!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