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1節 運河之準備一-《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3)頁
駕!車夫中氣十足地吆喝一聲,長長的馬鞭打去,成群的馬匹奮蹄,拖動車廂在軌道上行進。
在沒有蒸汽機的年代里,馬拉車在鐵軌上跑,不失為一種有效的交通方式。
每節車體可載重8噸左右,4節為一車,載重30噸,由12匹馬牽引,又或者是2節為一節,由12頭驢牽引。
20里地即10公里設一站,馬驢行一站后即更換,換另外的馬驢來拉,給它們休息,并喂以豆餅花生餅好料。
效率相當高!
如果是馬拉大車,哪怕是一千斤載重由一馬來拉,8噸就得用上40匹馬,且40匹馬往往得配上四十個車夫,人吃馬嚼,難怪千里運糧,十不存一。
東南國很注重軌道運輸,這是他們無往而不利的第二重要交通工具,到達哪里,只要有可能,都會建立軌道。
第一重要的運輸工具就是大帆船,同樣擁有極高的運輸效率,伴隨華人走向世界。
從開羅出外的軌道共有二條,且全是復線,即一來一回的那種。
一條通往地中海邊的亞歷山大城,這是將東方來的商品通過這條交通線出口到歐洲北非與奧斯曼;另一條則通往蘇伊士城,從蘇城取得物資。
憑借著兩條軌道,開羅城繁榮起來。
起初運力不足,主要是缺乏牲畜,但很快地,從土澳大陸那里運來大量的馬與驢讓軌道充分發揮出作用來,從開羅到蘇伊士城的的班次很多,既運貨又裝人,越來越多的人乘坐軌道車出行,一票難求!
如今陳德攜美相行,坐在他對面的方敏兒穿著合體軍裝,線條優美,素面明凈,實在是美人,重任在身的陳德有她相陪更是開心。
身為元帥,得到朝廷優禮,別人擠坐車廂,他卻是單人包廂,擁有舒適的座位休息的臥室有大床獨立衛生間,還有外掛餐車,前后都有護衛車。
舒適的環境,呷著美人親手泡上的香茶,陳德只覺得人生際遇,實在是奇妙無比!
對比現在的風光,他與小美女一述往事道:當年我隨顏思齊大哥坐上海船在海上漂,原本我們都有豐厚的家產,一朝離去,實在惶惶不可終日
小美女饒有興趣地道:當年你們是怎么發家的?
想知道嗎?陳德逗她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江县|
蓝山县|
霸州市|
陇川县|
郎溪县|
教育|
安福县|
武清区|
临泽县|
岑溪市|
宁夏|
东乌|
新安县|
军事|
化德县|
竹山县|
惠州市|
巴楚县|
洞头县|
新乡县|
石渠县|
泽普县|
凤翔县|
哈巴河县|
兴隆县|
藁城市|
若羌县|
屏南县|
东海县|
哈尔滨市|
丰县|
西城区|
吉木萨尔县|
施甸县|
崇仁县|
慈溪市|
兴化市|
辛集市|
柘城县|
曲沃县|
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