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負責指揮作戰的大維齊爾老科普律魯嚴厲下令:“丟失陣地者斬,敢退者斬!” 在嚴酷的軍令下,奧斯曼軍隊發動了兇猛的攻擊,以集團的方式沖鋒,一個接一個方陣的部隊往殘酷的絞肉機里填! 一個個包頭佬狂吼亂喊,面目猙獰地向著東南軍的槍膛前湊,你就是給他一槍他也不在乎,只要他不死,反手就是一刀向你的頭顱斬落,誓要與你一起下地獄。 悍不畏死的敵人,一時間給了東南軍的將士一個結實,讓他們受到了極大的考驗,他們要全力應戰,前排用槍刺與冷兵器、盾牌招架,后排的開槍。 伴隨著不斷的轟隆聲,東南軍的同志們使用了令包頭佬痛恨無比的筒子對包頭佬進行壓制! 這種武器由于裝藥量大,是包頭佬所沒有的,一打就是一堆霰彈,威力堪比大炮發射的霰彈,卻比大炮輕便得多了。 近距離發射的這種小炮的威力強大,洞穿堅固的裝甲不在話下,它們可以打穿火槍都打不穿的裝甲,就算打不中,以東南軍同志用一個筒子轟一個敵人的“奢侈”打法,對方照單全收,打在身上,痛苦可想而知。 火焰噴發,在重傷敵人的同時,由于筒子前后通,距離過近時,無法那么講究,筒子向后噴發的火焰尾氣時有傷著自己人。 經常一個筒子響,前后一堆人在叫,無分敵我! 照肝不誤,東南軍利用各種兵器猛擊敵人,火槍、筒子與手擲炸彈,而稍后方的火炮不停地向敵人發射炮彈,火力居然不亞于昨日防守。 越是戰斗激烈,東南軍士兵們反倒鎮定下來,他們的火槍射擊率相當高,很少有人因為慌亂而將通條發射出去導致無法裝填的事情發生。 不過東南軍僅能站穩腳跟,對方的攻勢有如海潮翻滾,源源不斷,以東南軍火力之猛,難有寸進。 “孩子們打得不錯啊!”聽著前線傳回來的槍炮聲,顏常武贊嘆道。 那是一種喧嘩、密集的槍炮聲,悅耳而整齊,顯示出dps非常穩定,點一個贊! 挨這樣痛擊的土耳其人傷亡情況可想而知,但他們死戰不退,與東南軍打成了一鍋粥。 炮聲隆、槍聲響,喊聲高,東西方兩大民族的對撼,大家都肝得熱火朝天,只要不倒下,那就繼續肝! 賴人口的增長和良好的兵役制,東南軍大部分士兵都是年輕人,他們是戰斗的青春,在烈火中得到了鍛煉,只要他們不死,將來前途將不可限量。 …… 在兩軍的后陣,都有大隊的騎兵,奧斯曼人沒有動用他們的足足五萬多精銳騎兵,而東南軍的二萬余騎兵也沒出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