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開戰(zhàn)以來我軍打死的第一位奧斯曼帕夏! 于大海就吩咐將死帕夏的頭給砍下來,掛在高高的竹竿上示眾,同時附贈二條馬尾,以示對方的身份。 奧斯曼人的氣焰為之一挫! 年輕中尉因功得到了戰(zhàn)地火線擢升,連升三級,成為中校,年齡不過二十歲! 幸運小子叫做蔡翼,閩省福州人,從軍僅一年,就直升中校,起點高得不得了,最后官升上將,在他領(lǐng)兵打仗,勝利后對待敵頗為仁義,對自己人更是關(guān)懷備至,人稱“蔡婆”,時人說他不夠狠,他卻說起當年他指揮的百來人瞬間戰(zhàn)死在他面前,生命有如朝露,太令他感觸了! …… 對于奧斯曼軍隊來說這場戰(zhàn)爭是多災多難,先是法哈德帕夏陣亡,再就是哈木宰帕夏死了,又有壞消息報來是軍中著名的騎兵指揮官馬庫庫·帖木爾帕夏也死了! 對付他的是祖可法,大家是騎兵對騎兵,馬庫庫·帖木爾能夠戰(zhàn)死在敵人騎兵手里,也算得上是幸運至極! 馬庫庫·帖木爾受令襲擾敵人的側(cè)后方,這場戰(zhàn)役,老科普律魯因?qū)Ψ綐屌诘膮柡Γ瑳]派騎兵沖陣,他也是打老仗的出身,知道騎兵對付嚴陣以待的步兵方陣那是送死的份兒,讓騎兵肝他們拿手活兒更好。 所以馬庫庫的騎兵就象可惡的蒼蠅一般嗡嗡打轉(zhuǎn)地去騷擾東南軍,他們在東南軍的右側(cè)邊邊上急速掠過,只顧放箭。 戰(zhàn)術(shù)不錯,火槍子彈出膛慢,打不準,而火槍打提前量的話,打得也是不準。 騎兵隊形散開,讓東南軍的大炮也打不準。 一炮射出去,實心彈的話是經(jīng)常放空,而霰彈的話,人家散開來,命中率很低。 “胡胡胡!!!……”弓弦響聲響成一片,奧斯曼的騎兵們展示了高超的箭術(shù),他們紛紛踏鞍立身擎弓在手,射出漫天箭雨。 長箭如烏云襲地,在空中交錯而過,落下來射得東南軍的官兵們慘叫不已。 方才在空中,箭頭是異乎尋常地閃亮,那是奧斯曼人為了對付東方異教徒而特意加重加磨利的破甲箭頭,比普通箭頭殺傷力提升二成以上,因此東南軍的裝甲有不少人被射穿!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