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1節 四帕夏失風-《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3)頁
“殺啊!”
“沖啊!”
見識到大場面的太陽公公精神抖擻地東升,照得大地一片金黃。
大風呼嘯,旌旗獵獵作響,數萬大軍于小亞細亞的原野列陣對戰,刀槍如林人馬如潮,兵刃甲胄寒光照人。
就象滾滾潮流,一方拼命向東沖,另一方則不斷地將他們反彈回來。
雙方殺成一團,然后奧斯曼人投入了主力,他們一口氣出動了四個帕夏參戰,他們是法哈德帕夏、哈木宰帕夏、麥爾祖格帕夏、穆費德帕夏,都在當打之年的強手,他們身披重鎧,連面上都上了甲板,披堅執銳,身先士卒,沖鋒在前!
裝甲相當堅固,子彈打不進去,鐵彈鋼釘不能破防,隨同他們一起沖鋒的還有上千人,共四千多人,都是身強力壯之士,也是一水重鎧在身,象一個個罐頭人推進。
此乃奧斯曼人特意給東南軍準備的“禮物”,你們不是子彈多子彈犀利嗎,我們就堆裝甲,硬生生地打過去。
金屬在古代是貴重的,他們的裝甲類似白皮的騎士甲,又重又厚,其材質都是精心鑄造出的上好鋼鐵,幾千套裝甲,奧斯曼人真的是下了血本了。
東南軍沖著他們開槍,發現霰彈槍簡直沒用,打上去給他們撓癢癢的。
線膛槍的尖彈打到他們身上,同樣難以奏效。
尖彈沖擊力大,打得他們一卡一卡的,但尖彈沒能破防,那幫家伙全部在正面加厚裝甲,以此抵抗尖彈的侵蝕。
不過,打頭有點作用,身體皮粗肉糙,尖彈的威力不顯,打頭的效果則不一樣,頭部就是皮包骨,抗擊能力太遜色了。
打暈甚至打奧斯曼人成內傷不在話,問題是,打頭不準的哦。
老槍手們用槍都很清楚,爆頭是運氣,打身體最可靠,畢竟人身截面大,打頭就不一定準。
爆頭聽起來威風,但經常打不準,老手也失手多多,忒不可靠。
既然如此,那就上筒子吧。
“筒子”的說法來自于顏常武,這廝得意洋洋地吹噓他家士兵的火力猛,裝備有肩扛式炮筒,號稱有多少個同志就有多少個筒子。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焉耆|
霍山县|
调兵山市|
罗山县|
手游|
卫辉市|
墨竹工卡县|
西乡县|
安庆市|
施秉县|
东丽区|
巴彦淖尔市|
革吉县|
肃宁县|
云阳县|
黎平县|
绵阳市|
错那县|
仪陇县|
陇川县|
堆龙德庆县|
泾阳县|
呈贡县|
红河县|
阿巴嘎旗|
杨浦区|
平顶山市|
鹤庆县|
西林县|
黑水县|
会同县|
集贤县|
张北县|
庄浪县|
璧山县|
全南县|
瓦房店市|
金昌市|
广东省|
泸定县|
襄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