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好在老科普律魯應時而出,他整頓吏治、發展生產力和積極地擴軍備戰。 上臺一年,就懲處了貪官污吏上萬人,其作官吏悚懼之下,忠于朝廷,用心做事,政務暢通,稅收上得來,哪怕是走私,也要交稅,如此官府有了銀元,避免了類似前明沒錢的慘案發生。 中國人沒能傳檄而定,也正為奧斯曼帝國管治沒有崩潰,否則奧斯曼帝國早就天下皆反了。 發展生產力,老科普律魯是個實干家,派出官員去監督農業生產、畜牧業,甚至連果菜的生產都被他管起來,所謂手里有糧,心中不慌,對于遭受中國人入侵的奧斯曼帝國起到了安穩人心的作用。 他督促礦業生產,制造槍炮,如他要求的“全遠程攻擊”,要求軍隊達標,除了不放棄近戰攻擊能力,還強調提升遠程攻擊能力,還讓軍隊裝備了更多的燧發槍、火繩槍,實在不足,弓箭也行。 他們制造線膛槍,數量不足,那就從歐洲進口! 還有樣學樣,也建造起飛雷炮和組建了裝甲擲彈兵! 憑借著遠程攻擊武器,奧斯曼人才有了與東南軍的一戰之力,不再至于象以前那樣光挨打不能還手。 一個明顯的例子,東南軍組建了盾牌部隊,用來防槍,在以前,東南軍狂妄地認為自家火力能夠壓制敵人,遠戰用火槍,近戰用槍刺,足矣! 現在遇到奧斯曼人,東南軍得早早撐起了盾牌,軍官再也不敢穿得象只孔雀一般,否則會中冷槍嘀! 三板斧一出,奧斯曼帝國的軍政,如果早早讓老科普律魯執政,說不定中國人不會這么順利地拿下埃及和敘利亞。 老科普律魯是奧斯曼帝國的定海神針,中流砥柱! 在他的麾下,軍官信服,士兵聽命,這一次也是他強有力的要求下,蘇丹親征,提拔軍隊士氣,否則其他人掛帥,誰可抵擋在顏常武統率下的東南軍?! 年輕蘇丹年僅十三歲,主少國疑,他不出來就沒人賣命了。 前有東南國驅使殘廢人服役(指半人程玉,這家伙瞎了一眼、斷臂和跛足,照樣做了海軍上將,沒有退役),今有奧斯曼帝國的少年蘇丹參戰。 吶喊聲喧囂起來,如今在“為蘇丹而戰”的口號下,奧斯曼人斗志昂然,瘋狂前突,舍生忘死,因為他們知道蘇丹就在后面看著他們,他深入軍營,知道他們的疾苦,看到他們為他而戰,明白他們的戰績,所以奧斯曼軍隊暴發出驚人的戰斗力。 不畏前面的槍刺,勇猛地殺進去,身中數彈,照樣沖鋒,甚至有人的身體被打破,腸子掉出來了,將腸子一塞,還在沖殺,展現出血染的風采和大無畏的作戰意志,迸發出空前的戰斗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