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梅花寨,即中間大寨,前后左右有小寨,小寨保護大寨,避免生敵人來馬踹連營的事兒生。 士兵們就象辛勤的工蜂、螞蟻般地干活,都不用軍官監督就干了起來,刨土刨得飛快,構建出的溝壘全部標,又快又好。 你想讓他們停下來都很難,他們只要閑著,就會來上幾手,繼續加厚,加深、拓寬! 看到那深得如黑洞的壕溝與堅實的營壘,士兵們滿足地點起了一根煙,想的是加深幾米,推高幾米,能夠打死多幾個敵人吧。 對面的奧斯曼帝國也有樣學樣起來,他們也做起了工事! 挖溝、建壘,一些奧斯曼人干得不錯,也有許多奧斯曼人干得笨手笨腳的,動作慢且不算,還缺乏工具,不象東南軍,士兵人手一個工兵鏟。 這個鏟子好用,是神器級的工具! 具備了鏟、鎬、砍、切、烹飪等作用,除了挖土砍樹與鏟沙之外,所有的中國兵都很清楚,戰斗時可以用它來砍死敵人,削脖子如切菜,把敵人的臉給拍平了! 而奧斯曼人辦不到象東南軍人人手一件工兵鏟,甚至連皇協軍也是一人一把小鏟子,奧斯曼人是人均幾人才有一把鏟子。 在古代,金屬是值錢的,雖說奧斯曼帝國也有一定國力,出產不少生鐵,但象東南軍軍人的一把小鏟子,他們還真的做不來。 因為這是鋼鐵所鑄的! …… 看著奧斯曼人在那里人頭擁擁,也在構建他們的營壘,戴維先生冷笑一聲,對張家玉道:“不知道蘇萊曼一世要是知道他的子孫在地上刨土,會不會從墳墓里跳出來呢?” 奧斯曼帝國一直以來信奉進攻是最好的防守,他們打得白皮一敗再敗,白皮可恥地利用歐洲中部山區大量修建堡壘這才遏制了奧斯曼帝國的進攻。 在帝國境內,城防向來不被重視,比方說朝廷給地方下資金要地方修建城防,然后資金被官僚們吞了,城防修得不象樣,也不會有人被追究,因為這不是大事,當然,老科普律魯上臺后,城防還是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帝國的軍隊出征時雖然修建營壘,但絕對不會象現在這么上心! 東南軍成功地將奧斯曼帝國的進攻態勢給壓制了,讓他們明白如果沒有工事,軍隊暴露于野,必將招致重大損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