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刀長一米,線條流暢,寬背薄刃,刀身比較沉重,有利于增大砍劈的力度,鋒利異常,并帶護手圈。 鋒利異常,一刀劈下去,把把三個疊起來的銅板劈成六塊,刀刃沒有一點缺損和卷口。 其輕捷靈便,實戰(zhàn)中,敵人笨重的彎刀未到,我軍馬刀已劈中敵人! 這次與敵對砍,大場面有上千騎捉對廝殺,東南軍干凈利落地砍倒了五百騎兵,自身損失二百騎,敵人還有三百騎駭然而走! 于是一些奧斯曼人可恥地被東南軍用火銃打他們背后,死得忒不光彩。 東南軍騎兵大勝! 來得不易呵,在經歷了多年的戰(zhàn)事之后,東南軍騎兵終于象個樣子了。 打跑敵騎,騎兵一刻不停,護送著野戰(zhàn)炮上前。 東南軍的野戰(zhàn)炮最大口徑為24磅,威力不小,可用在戰(zhàn)列艦上參戰(zhàn)。 合金鋼制,重量比起其余國家同口徑火炮要輕上三成以上,且射程比它們遠三成! 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冶煉技術突破,使得東南軍能夠用上這種與軍隊一起前進的野戰(zhàn)炮,其余國家還沒有便攜式野戰(zhàn)炮,用的炮又大又笨。 象奧斯曼人現在用的火炮是他們費盡人力,拖著千斤的大炮,好不容易才放在預設好的陣地,哪怕是不高的小山也是舉步唯艱,等到打起來根本不能挪動,哪象東南軍的大炮想走就走,炮架在兩個寬邊車輪上,可以由牲畜也可以由人力拖著走。 現在就拖到步兵陣列前,以火炮上刺刀的架勢向著奧斯曼步兵開炮! 越來越多的大炮拖到前線,炮手們緊張裝填,隨著軍官一聲令下,點火開炮。 反復轟炸,實心彈霰彈,加上東南軍密集的排槍,光電四射,于是奧斯曼人就象田地里被收割的麥子一般紛紛倒伏,一時間慘叫連聲,鮮血象小溪流淌。 見狀,奧斯曼人向著東南軍大炮逼近,理所當然地吃上了密集的火力,而他們亂七八糟的遠程火力組合:弓箭燧發(fā)槍和火繩槍則難以奏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