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5節 又要戰爭-《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3)頁
不消說,這是一次成功的、大會,顏常武實話實說,說出了許多不足為外人道的事情,把戰爭的真相挑明。
國內的金銀、商品要出路,國外的地盤價值高,所以戰爭勢在難免。
這些東南國的高層與核心分子明白了自己的任務職責,紛紛表態堅決支持朝廷的動作,為中華、為子孫長久之計,努力去肝!
統一思想就好,把整個國家的力量都集中在一起,沒什么不能成功的。
華人有種種的不足,但只要有英明的領路人,那華人迸發出來的力量將會讓世界戰栗!
會議結束后,大家議論紛紛,不說別的,光說起本朝是奇聞:錢多了沒處花,要想方設法地把錢給花出去,還真的是頭一回見識到了。
有人這樣評論:“錢多也有錢多的煩惱啊!”
旁人則接道:“煩惱得好,總好過沒錢花!”
顏常虎回到宮中,運籌帷幄,積極調遣人財物,以利在中東的攻勢。
對外攻勢,首重是將軍,名將肩負重任,只要有了他們,勝利就有了三分之一的保證。
在大明,他留下了甘輝主持對北方戰事,麾下有“魔家四將”即李定國、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此四將皆可獨擋一面,騎兵則離不開“祖家軍”,祖大壽年紀老邁,但他麾下的祖家軍則方興未艾,足可大用。
這些人留在大明的北方,負責對喀爾喀的戰事。
顏常武又派了顏樂、顏典、李過等守南京,顏樂、顏典皆有勇略,李過既能打,也忠心,號“赤心”,如此大明安穩。
話說回來,只要顏常武在,則大明雖然有不少的問題,也能夠壓下來。
洪熙官、張煌言、牛萬才、白文選、劉汝魁組成印度軍團,洪熙官為主將,張煌言為參謀長,負責對印度的低烈度戰事。
與印度的戰事只能算是支線任務,東南軍不去打他們他們都要謝神了,豈敢對東南軍無禮。
參加過蒙古戰事的將領們悉數南調,有賀珍、劉汝魁、馬重禧、張能、田虎、楊彥昌、曾英、李占春、于大海、王祥、楊展、曹勛已經趕往中東地區前線,實際上他們走得比顏常武還要早,不停地坐船,開往西方。
備選的將領非常多,顏常武重組了他的西方軍團。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迁安市|
新野县|
梁山县|
普定县|
永仁县|
鹤壁市|
青岛市|
哈密市|
阳朔县|
珲春市|
红桥区|
南宁市|
博湖县|
太康县|
塘沽区|
延吉市|
申扎县|
东乌珠穆沁旗|
察雅县|
巨鹿县|
明水县|
宜川县|
顺义区|
霍林郭勒市|
焦作市|
商水县|
贵港市|
亳州市|
沙洋县|
米易县|
长沙县|
民权县|
云霄县|
玉溪市|
合川市|
安福县|
龙井市|
呼图壁县|
英吉沙县|
安宁市|
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