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東南軍公平買賣,收購補給時一概給足錢,深得地方民眾好感,東南軍甚至雇傭了二萬阿三為他們運輸物資! 阿三便宜,量大,聽話好用,干嘛不用呢,一路隊伍浩浩蕩蕩,形成了一條長龍似的隊列。 那些阿三根本不把東南軍當敵軍,干起活來把華人當成老爺伺候,以致于顏琨有此感觸:“在印度當總督是份優差,可作為對官員們的獎勵!” 隨東南軍同行出動的有一萬華人民夫亦即民兵---在殖民地里過活的普通華人民眾一概加入民兵,平時訓練,只要有事就拿槍而戰,實際上就是東南軍的后備役。 既然雇傭到阿三苦力來干活,于是民兵加入作戰部隊序列中,增加了東南軍的實力。 說起民兵的戰斗力,如果是冷兵器時期確實比不過正規軍,正規軍專職訓練,民兵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可是論到打槍,還真的是不一定差過正規軍! 他們都裝備了東南軍的標準槍枝,有空就去燒槍,華人把打槍練習叫做燒槍,不少民兵水平高明,打起槍來毫不含糊,準確率高。 東南軍膽氣粗壯,與錫克人同行,雖說錫克人可以信任,真的不怕錫克人反水。 看到東南軍哪怕是民兵都是那么地強悍,槍炮精良,精神抖擻,錫克將軍蘇雷什對來自東南國,被派到他那里執行外聯的皇協軍錫克聯隊聯隊長辛伯道:“你還真的是有眼光,這么早就加入了他們!” 兩人都穿著錫克人的民族服裝,無論是莫臥兒帝國還是東南國,都沒要求他們統一軍裝。 辛伯咧嘴一笑道:“是他們的商人讓我們了解到他們是什么人!” 東南國華商皆為儒商,講道義講公平,追求信譽,勤勞致富,和氣生財,很對錫克人的胃口。 辛伯向往東南軍,就從遙遠的旁遮普邦趕路到達海邊,參加了東南軍,成為皇協軍中的一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