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0節 蒙古之事-《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3)頁
漢語知識博大精深,一個成語“南下飲馬”是大家即時能夠明白的。
而阻止喀爾喀蒙古部族南下飲馬的屏障之一-----蒙古蘇尼特部不復存在矣!
蒙古蘇尼特部曾在東南軍出關,攻滅韃靼人時立有大功,其大首領騰機思更與東南國高官甘輝元帥結為異姓兄弟。
騰機思為人聰明,在與新明軍并肩作戰的過程中知道明朝強盛,遂與漢人緊密合作,請了漢人農民來種地,積極與漢人商貿交易,引進漢人技師、醫生、教師……甚至他身邊還有一個漢人顧問團,整個部族驟然轉向漢化,以講漢語為美,整個部族上層都會說漢語,其小孩子也開始學說漢話,大人們進行掃盲,普遍用漢字。
用另外蒙古人的話來說:騰機思就是漢人的走狗!
不久后,他的部族興旺起來,人口增加,財富增多,對于周邊部族極具吸引力。
要知道,游牧民族那種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生活場景看似有詩意,其實殺機重重。
冬天時草原上白毛風一起,牲畜全凍死。
夏季時,一個瘟疫就能夠把全部族的牲畜都感染了,他們又不象我們這樣講衛生,沒有防疫的概念,牲畜易染病,一病盡死光光。
所以部族興起與滅亡是非常快的,許多部族本不想惹漢人,他們知道漢人不好惹。
是的,看似游牧民族給漢人帶來了一場接一場的劫難,然而游牧民族死得更多。
犬戎、匈奴、鮮卑、契丹、突厥、奚、柔然、回鶻、黨項、高句麗、羯、夜郎、山越、吐谷渾、吐蕃、南詔……一個接一個的部族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唯有中原漢族長存。
該點,韃靼人大首領黃臺吉看得非常清楚,初時他不想入關,只想保守地盤,讓自己宗族留存,后來韃靼人最終融入中華民族里證明黃臺吉的觀點是對的。
騰機思請漢人農民種地,就補上了食物短缺的短板。
秋收糧食,存貯入庫,白毛風黑毛風一概不怕。
漢人帶來了衛生習慣,用其他部族攻擊騰機思的內容有那么一段:“……騰機思一天洗三次澡,不是蒙古人……”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西省|
青岛市|
平果县|
九台市|
瑞丽市|
舞阳县|
通州区|
谷城县|
汨罗市|
鹤庆县|
前郭尔|
塔河县|
宜州市|
台江县|
伊通|
峨山|
北流市|
谢通门县|
北票市|
永德县|
凤山市|
青河县|
安国市|
大兴区|
道孚县|
册亨县|
茂名市|
永顺县|
金寨县|
曲阳县|
女性|
磴口县|
肃宁县|
许昌市|
安图县|
彰化市|
扶绥县|
汽车|
安龙县|
佛教|
潍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