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節 裁撤衛所-《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3)頁
“老朱,你的衛所政策有問題哦!”小強曰。
“小強,朕不花老百姓半個銅板,養兵百萬,你小子行啊,高薪養兵,你摸摸你兜里有幾個銅板?”老朱道。
某小強翻遍身上衣服,一個銅板也無,他羞愧地低下頭!
……
公元1652年12月27日,南京城。
朝廷明發詔書,自洪武十七年(1384年)起的衛所制度被廢除,改為大明皇家軍隊,包括野戰軍、駐防軍以及海岸警衛隊。
洪武十七年(1384年),明朝在全國的各軍事要地,設立軍衛。
一衛有軍隊五千六百人,其下依序有千戶所、百戶所、總旗及小旗等單位,各衛所都隸屬于五軍都督府,亦隸屬于兵部,官兵皆發給田地,有事調發從征,無事則還歸衛所,耕田、訓練備戰。
此法的實行,有一套能保障軍隊數目的戶籍制度配合,來維持衛所制的運行,所以,衛所官兵皆入軍籍,不入民冊,以此區分。
明代的衛所兵制,實乃吸取中國歷史屯田經驗,是一種寓兵于農,守屯結合的建軍制度,。
始作俑者的朱元璋得意洋洋地道:“吾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
令人諷刺的是,哪怕是開國皇帝,衛所的逃兵也大把大把地,太不給老朱面子了。
等到老朱之后,逃兵越來越多,到得中期,衛所制度徹底敗壞,明軍一敗于倭寇,二敗于蒙古人,三敗于韃靼人,徹底地分崩離析,名存實亡!
衛所制度的實施,老朱想減輕老百姓的負擔是好的,但是太反人類,一入衛所,永遠不能脫籍,生生世世都是衛所的兵!
如果衛所好吃好喝也就罷了,問題是衛所軍官侵吞衛所田地,強迫士兵為他們免費干活,所用手段自然不是那么地河蟹。
衛所制度崩潰,軍戶淪為奴役!
加上種田這東西有好年景壞年景是常有的事,一遇到莊稼歉收,衛所官兵窮困潦倒,衣食無著,上街乞討,沒錢氣短三分,這樣的軍隊還能打仗?
衛所官兵被倭寇如鴨子地趕跑,八個倭寇敢打一千衛所兵。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涟水县|
兴城市|
青河县|
舒兰市|
长治县|
交口县|
泸溪县|
尼木县|
盘山县|
成武县|
易门县|
宜川县|
凌海市|
五大连池市|
扬中市|
平邑县|
镇原县|
崇文区|
抚顺县|
福州市|
赣州市|
怀化市|
潼南县|
平顺县|
海晏县|
福鼎市|
肥东县|
满洲里市|
阜新市|
丰台区|
京山县|
芜湖市|
洱源县|
太康县|
铁力市|
开原市|
舞阳县|
南京市|
含山县|
崇信县|
佳木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