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做到這一步,本官何吝罵名!”馬士英慨然道:“大明史上第二奸臣,本官與榮有焉!可惜,本官不配,遠遠比不上姚閣老!” 他一一述說姚明恭的功績,整個明帝國秩序良好,無外患,亦無內亂,百姓安居樂業,民眾收入增長,官府財政收入達8%,國民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值為12%,人口增長為2%,民眾保障逐年增加…… “多年來,我朝沒有提高俸祿,而只有到了公主理政,姚閣老任內,官吏連續提了三次俸祿!” “大家捫心自問,姚閣老為朝廷和大家做得還少嗎?說他是大明史上第一奸臣,不覺得羞愧嗎,姚閣老不是奸臣,乃是本朝第一忠臣!”馬士英判言道。 公主朱真真適時道:“姚閣老確為朝廷的股肱之臣,功不可沒,忠臣!” 她表示,將待東南王回來,由他親自褒獎姚明恭。 朝堂鴉雀無聲,東南王就要回來了! 他人沒到朝堂,威勢已經沉甸甸地壓在了諸人的心田上,讓他們不堪重負。 馬士英為姚明恭的辯解,聰明地用數據說話,別人就很難反駁他。 能夠說不,我們不需要經濟增長,我們要回到以前? 時代不同了,正如馬士英所講的東南國民眾二件事:生孩子和賺錢,現在的陸上中華也開始了經濟發展的大潮,浩浩蕩蕩,民眾的積極性已經被調動起來,東南王提倡的“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深入人心,過去明朝文官津津樂道的“嘴炮”已被扔進了歷史的垃圾箱中! 馬士英乘勝追擊,聲明經輔國公主同意,宣讀名單,將以下官員停職,交部議處。 包括了方一藻、魏景琦等人,高官達到五分之一,盡被裁撤。 即使有人抗議,但又有什么用,周邊環境被控制,侍衛們虎視眈眈,大勢已去! 更多的人沉默不語,蓋因馬士英講得很明白:“除非是叛國或者罪行過重,否則本朝不輕易殺人,流放東南國,行勞動改造!” 他們被帶走后,朝堂顯得空蕩蕩的,馬士英報請輔國公主同意,進行人事安排,他暫為首輔、楊天生為次輔、組成搭擋,主拼經濟! 一大批年青官員則在這次大調整中任起了六部低級職位,假以時日,這批官員成長起來,朝堂將會迎來一個嶄新的時期。 這批官員,許多人都是“南京大學政治系”畢業的,這所大學是輔國公主朱真真創建,她擔任首任校長! 馬士英居然成為了這次大換血的主導者,憑借著他的資歷,依靠著東南王的威勢和兵力,兵不刃血,順利地完成這次朝堂大清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