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門栓響動,有人拍門。 阿部賢六出去開門,門外站著二位倭人,一個叫做山崎英夫,另一個叫做石原喜之郎,都是熟客。 三位倭人鞠躬互打招呼道。 “山崎君,石原君!” “阿部君!” “請! “請!請!” 倭人禮多,大家鞠躬來鞠躬去,總算進書房內(nèi)坐下,立即把不大的書房給顯窄了。 “兩位來得真快,我一回到南京,你們就來了!”阿部賢六微笑道。 他感謝道:“我不在南京時,謝謝你們?yōu)槲艺疹欉@里!” “咳,小事一樁!”山崎英夫催促道:“阿部君,你去了東南國游覽了大半年,快快說說你的經(jīng)歷吧!” “好!”原來阿部賢六去了一趟海上中華之東南國,他就說起了他的經(jīng)歷來。 稍定了一下神,他說道:“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里的人的奮斗精神,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在勤奮程度上超過中國人的,我來到,看到了一座大山,離開前,一座大山變成了種植園!” 他作了個手勢,以顯示那座山之大,再說明耕耘的華人不過千數(shù),讓兩個倭人聽得瞪大眼睛! 他在去年底乘著北風(fēng)下東南亞,盡游東南亞諸大島,所見所聞,給這個倭人印象極為深刻! 在金山省,即加里曼丹島、婆羅洲,不愧是金山省,除了金子采掘業(yè)發(fā)達之外,這里簡直是種植業(yè)的天堂! 島上稻米自給自足,如此不必外來輸米,再有種植玉米、紅薯、木薯,除了作為人類調(diào)劑食物,玉米可喂牲畜給它們增膘,至于紅薯是喂豬的,木薯淀粉應(yīng)用廣泛,制餅來食很常見。 阿部賢六在金山省,尤其喜歡吃木薯粉炸蝦餅,拿它們當(dāng)飯吃,吃了一個又一個,沾上一些焦鹽,那味道棒極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