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被伊哈桑·帕夏寄予厚望的騎兵除了少許在正面戰場上投入作戰之外,大部分都投入到東南軍的后方,試圖前后夾擊,爭取勝利。 作為奧斯曼軍隊的精銳,他們裝備精良,一水的皮甲,許多戰馬都披了馬甲,上面畫了一些猙獰的猛獸---多是狼,奧斯曼人自認是突厥人的后代,而突厥人則是狼的子孫,所以他們崇拜狼,這是一脈的傳承。 隨著眼界開拓,他們不再局限于崇拜狼,而是崇拜獅、虎、豹等,馬甲上的猛獸讓他們顯得威風凜凜。 所謂騎兵滿萬如海,總共三萬騎兵,聲勢浩大至極。 而且在他們的后面,還有二萬的步兵,形成了一個重兵集團! 這些軍中驕子馬匹健碩,訓練有素,排著“幾乎使戰馬膝蓋碰著膝蓋”的密集隊形,在戰鼓與號角聲中緩緩策騎走向出發陣地,他們深信不疑,在神的引領下,他們必將取得勝利,就象他們馳騁三大洲,打得紅毛番龜縮在城堡里不敢出來一樣,他們也一定能夠把那些黃皮膚的異教徒給趕下海。 僅憑那股自信、安詳的神態和以往的輝煌戰績就足以令對手膽戰心驚,而且率領他們的是三個帕夏:費達·帕夏、法瓦茲·帕夏和吉哈德·帕夏,都是帝國內身經百戰的老將,曾經在歐洲戰場、在黑海的草原、在國內立下不少的功勞,以往一個足以穩定戰線,現在則有三個! 此時他們的軍容壯盛,個個信心百倍! 下午三點剛過,他們已經運動到東南軍的后方,中軍主將的費達·帕夏抽出軍刀,發出軍令,讓部隊分成左中右三個方向準備突擊,密集的騎兵編隊開始徐徐移動,騎兵們小心翼翼地驅馬走過城外大片的麥田,在行進中漸次變成小跑,拉開前后排的距離,部隊展開! 帶起的煙霧彌漫,氣勢更加逼人,似一頭張牙舞爪的巨獸般撲向了東南軍的后方。 接近敵陣后,軍官們一聲令下,號手吹起了沖鋒的牛角號,騎士們紛紛放松韁繩子,戰馬邁開了大步,大地在它們的鐵蹄下顫動起來。 一次性投入了一半人馬,一萬五千騎兵同時參戰,形成了一次波瀾壯闊的大沖鋒! 東南軍的騎兵嚴重不足,只有九千人,另外的一小部分則投入在正面的戰場上---當中的祖大樂就這樣死掉了。 九千騎兵是寶貝疙瘩,但再寶貝也要派上戰場,不過他們保守了,在副將陳喬的指揮下,下馬作戰,排出厚實的火槍陣形,擋在中軍的后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