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讓異教徒長期盤踞奧斯曼帝國領土,尤其是圣城耶路撒冷在他們的手里,別說是一月一星期,一天一小時都嫌長! 伊哈桑·帕夏這么做,做住了大軍,還保住了帝國,問題是如何向普天下的教眾交代? 要知道,華人有火槍,我們有神! 神固然給予奧斯曼人力量,但也讓奧斯曼人背負了重擔。 給予執政三人組很大的壓力,他們得太后信任,實行了“維齊爾負責制”,固然風光,也要對朝廷與天下臣民作出交代。 尤其是他們開始對各地進行清肅,就是鏟除貪官污吏、不法軍人和謀叛分子,整頓和恢復國內秩序,采取了種種手段,實際軍管、派出朝廷大員巡視以及諸地方主官、軍隊主官調職等等,得罪的人非不一般的多。 艾西木·帕夏惱火地道:“伊哈桑·帕夏竟然不經朝廷同意,擅自撤兵,他以前在歐洲前線都是如此,我們絕不能讓他如此放肆!” 他試探地問道:“將他替換掉……” 他的主意一出來就給科普律魯·帕夏給否了,開玩笑,前方大將沒有敗績,沒有背叛,陣前換將,智者不為也! 萬一將伊哈桑·帕夏逼反了,嘿嘿,奧斯曼帝國從來沒有那種華夏“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傳統教育,許多地方實力派都是半割據狀態,而奧斯曼朝廷唯有只眼開只眼閉,在科普律魯·帕夏上臺前是如此,科普律魯·帕夏上臺后就想扭轉這種不利局面,但他需要時間。 伊哈桑·帕夏以“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名義先行退兵,讓執政三人組絞盡腦汁為他補鍋,他們著伊哈桑·帕夏駐扎阿頗勒,著后勤加大補給,表明大軍是因補給不力而后退,把罪名安在了后勤官員卡塞姆·帕夏身上。 得罪后勤官員好過得罪前線統兵大將,卡塞姆·帕夏去職,另換新人,不過背鍋的他在被冷卻數月后即行升官,補個好缺。 再有訓令伊哈桑·帕夏派出游騎兵襲攏華人,加上海軍襲擊海岸線,營造出一種轟轟烈烈的氣勢,以此搪塞民眾。 奧斯曼帝國掩耳盜鈴,他們自以為華人不敢野戰,出乎他們意料的是狼真的上門了。 李定國的報告送達蘇伊士城,一個紅毛番接著,看過報告后哈哈大笑道:“他們不來換我們,我們就去找他們!”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