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張大發(fā)進入了王幕,整個王墓分前室、耳房、庫房和墓室四間,里面的財富多到令人瞠目結(jié)舌。 墓室里沒有置放多余的家具,卻有一座碩大無比的貼金木龕隔出了一個室中之室。貼金木龕的表面為這個室中之室筑起四面燦爛耀眼的黃金之墻,而在金壁之下又置放著一具略小一點的四層木龕,每層之間都填滿了奇珍異寶。木龕上面鑲嵌著各種寶石,雕刻著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據(jù)推測這是祝愿死者安息的經(jīng)文。 四重木龕里盛放著一具巨大、莊嚴的石槨。單單它的花崗巖蓋子就有2噸。打開槨蓋,使得人們驚嘆不已的是一具人形的貼金木棺。再打開這層人形木棺之后,又是一具閃耀著奇異色彩的貼金木棺。而最后一層人形棺更令人拍案叫絕,原來竟是用一整塊黃金鍛打而成,最厚的地方足足有3厘米。 至此為止,人們感到,以往對古墓的知識和想象都已用盡,再也無法猜測棺里還能藏著什么令人驚奇的事物了。 足足有3500多件文物,珍貴、精美,金顏面肖像人形棺表面裝飾豪華,工藝精湛,還用藍寶石、玻璃等進行了裝飾,木乃伊的面部佩戴著黃金面具金光燦爛,惟妙惟肖,更是世間精品! 把文物小心翼翼地運出到棚子里,士兵們造冊登記,然后將它們一一裝箱,準備啟運運回開羅。 所有的官兵,上至張大發(fā),下到普通小兵,在他們下山的時候,都經(jīng)過檢查崗,所有的人都作搜身,一絲不茍! 軍令下達,任何軍人在帝王谷夾帶一件文物,軍法論處! “所有的文物,都屬于國家,不屬于任何個人,領袖說得很清楚,它們的歸宿只在博物館!”張大發(fā)如是說。 為了保證文物的安全,東南軍以炮艦護航---由于開通了蘇伊士城到開羅的軌道,東南軍利用軌道運送小型炮艦,重量不到三十噸,可以裝十門火炮的撓槳船。 每一次運輸都有十條炮艦護送,將文物源源不斷地運回開羅。 消息很快就傳出來了,埃及維齊爾阿卜杜拉·費薩爾親自坐上了回航的船只,到達帝王谷視察。 張大發(fā)很給他面子,親自接待他,帶他去看文物。 見到寬闊的大棚里堆滿了一地的文物,以阿卜杜拉·費薩爾的豪富,也看得他口干舌燥,嘖嘖驚嘆不已。 他問張大發(fā):“你們打算如何處置這些文物?” “二一添作五!”張大發(fā)說道:“我們一半,你們一半,我們先挑!” 阿卜杜拉·費薩爾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爭取道:“可是,這些東西都是我們祖宗留給我們的東西!” 張大發(fā)失笑道:“維齊爾此話大謬!”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