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顆顆陶罐拖著淡淡的煙跡而來,落在了開羅新城的城頭上,大爆! 仿佛是神話傳說中的山崩地裂,暴風似的閃光眩暈人眼,巨大的爆炎升騰成一個小蘑菇云,就是用慣火器去炸人的東南南軍都猛地給嚇了一跳,什么時候敵人有這樣猛烈的爆炸了?! 城墻處在震撼中,只覺得地面在在晃動---當然爆炸沒這個本事讓雄城的城墻晃蕩,而人在晃,空氣氣流、沖擊波讓人們如身處風暴中! 事出倉猝,有的人躲閃不及,整個人被炸飛,拋到了一邊去,腦袋重重的撞在堅硬的地板上,渾身跟被汽車壓過了一樣,都不知道骨頭碎了幾根。好半響也沒清醒過來。 好在沒被炸飛掉落城下! 有的人在劇烈的爆炸中明明用盾牌擋著,卻被震得五官出血,狀甚恐怖,混混沌沌,不知東西! 沖擊波和紛飛的石頭鐵彈把開闊地區的人與物都炸得在風中凌亂,巨大的轟鳴聲響成了一片,颶風刮過一般的呼嘯聲音震撼了華人的耳內耳朵,城墻在顫抖,一顆顆炸彈爆炸卷起的塵土直上云霄,似乎一切都在走向毀滅。 土耳其人的沒良心炮! 其實就是用投石機拋射的炸彈,在大陶罐中塞滿黑火藥與各種鐵珠鋼釘---土耳其人沒這么多金屬就加塞些小石子,設好導火索,點燃后用投石機甩出來,落在開羅新城的城墻上猛烈爆開,威力強大! 連續不斷的轟響聲震撼著守軍的耳朵,一波又一波的氣浪令躲有有效防范工事的很多人都站立不穩。 東南軍在開羅新城的城防上花費了許多心血,比方說“防彈亭”,這種建筑是建在城墻上離城垛稍遠一點的位置,類似于公交車的侯車亭,頂蓋是水泥鋼筋結構,向前稍彎,這種超前的防御設施能夠抵抗城外攻擊方的炮彈、投石和火油彈,那些炸彈飛迸的石子鐵珠除非是在“窩彈區”里爆開才有殺傷力,它們打在頂蓋上等于撓癢癢一般,倒是沖擊波嚇人。 不僅是投石機拋射炸彈,奧斯曼人還學東南軍成立了裝甲擲彈兵,選撥健壯結實,身材高大、手臂有力的士兵組成擲彈兵,投擲炸彈。 相比投石機,他們更有準頭,上百的炸彈同時投擲在同一段城墻上,炸得用慣炸彈的東南軍暈頭轉向! 趁此當兒,奧斯曼人發動了進攻,他們興奮地高吼著,簇擁云梯與長梯向城墻沖擊! 東南軍不顧爆炸,趕快到達戰位,開槍打炮,同樣地,使用炸彈回擊奧斯曼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