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是一支全新技術裝備的武裝力量,土耳其人為此花費巨大,由于官員的過度腐敗,其裝備成本高昂,單兵武裝---大家都用燧發槍,但土耳其的價格相當于紅毛番的二倍,華人的三倍。 執政的太皇太后柯塞姆·蘇丹雖是女流之輩,但也知道男人的火器不用不利,遂每年發下巨額的訓練費,讓圖菲克西火槍手多多練習,銀子隨青煙而去,因此他們的戰斗力相當強。 可惜,這樣的部隊只得一萬人! 圖菲克西火槍手雄心勃勃,意圖與華人的同行一較高低,但他們沒想到的是華人的火槍手數量是如此之多…… 卡皮庫魯騎兵:他們已經放棄裝備鎧甲,只保留頭盔,統領是哈迪,他的部隊擅長正面突擊,強行攻破敵人的防線。 韃靼輕騎兵:來自克里米亞的精銳騎兵,威名遠揚,騎射水平相當高,統領是伊爾法尼。 再有二個步兵統領查拉里與麥哈穆德,都是一流好手,皆有萬夫不當之勇。 最后是工兵統領麥哈麥德,此人擅長打造攻城器械,同時也擅長攻城。 除此之外,還有他的參謀長加齊,此人身體矮小,是小部族出身,但智謀不錯,為他作參謀非常合適,再有客卿阿布德,此人官場頭腦有一些,但軍事謀略問他是白搭,不過呢,打雜的瑣事,比方說聯絡后軍送糧的民夫,到前方去運傷兵等等,他干得頭頭是道。 別看這些小事,但影響不小,要是沒有民夫,不能及時運輸,哪怕后方物資堆積如山又如何?! 所以說,世間無沒用人,看你怎么用,法哈德·帕夏做事還是很妥當的。 可以說,這八人在手下,法哈德·帕夏心定了大半,再有其他的各個部族統領、將軍一起上前參見他,有小亞細亞本土的部隊,有黑海邊的部族,有貝督因人,差不多三十多個大部族。 一個個上前唱名,大帳內熱鬧非凡,搞了小半個小時才完成介紹。 他也不多說廢話,首先問阿布德,是的,軍需和器械準備妥當,足夠二十萬人吃用三個月,奧斯曼帝國的家底還是很雄厚的。 再問參謀長加齊:“埃及方面可有異動?”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