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可悲的是官員們上下其手,倒賣倉庫里的東西,等到要用的時候,倉庫空得象個鼓一樣。 他們貪婪到連土耳其本土的倉庫也都貪沒了,得從歐洲倉庫調撥,想想難度有多大! 陸上千里運糧,十不存一。 至于海運,本來“漂沒”十分之一是常事,但土耳其官員要漂沒五分之一! 反攻埃及迫在眉睫,可是官員們扯皮、打架司空見慣,以至于進攻的計劃一推再推,預定的部隊不見蹤影,已經征召來的部族沒有補給,肚子餓得不得了,干脆跑了! 由于補給不力,從歐洲來的部隊沿途搶劫, 敘利亞那里熱鬧得很,天天有軍隊鬧事,甚至兩軍火并的事也有發生,反正亂成一團糟糕。 諾大的一個奧斯曼帝國原形畢露,大維齊爾巴希爾·帕夏不得不親自主抓運輸,派出伊斯坦布爾的官員們到各地檢查、督促,努力把軍隊與物資給運到敘利亞,預備從那里進攻。 那不容易集結了十五萬人,法哈德·帕夏這才在伊斯坦布爾辭別帝后,率軍出征。 他聲音洪亮,慷慨激昂地道:“……華人懦弱,只強于海戰,陸上戰事,看臣將他們殺得片甲不留,從海上來,回不得海里!” “好!”眾人哄然,喜形于色,皆說等著法哈德·帕夏大捷的消息。 有華人到達伊斯坦布爾,大家對他們的印象是謙遜有禮,甚至有點靦腆,他們帶有火槍,但是體格不如部族的強壯,氣質也不夠強悍,因此土耳其人對于華人的看法是聰明能干,但是不能打! 也不怪土耳其人看不起華人,他們在海上打敗了紅毛番,陸地上沒有什么突出表現。 那時期的奧斯曼帝國雖說正在走下坡路,但依舊不失輝煌,大的挫敗尚未出現,哪怕是最具獨立心的部族首領也不敢想象奧斯曼帝國會戰敗。 一個明顯的現象是埃及以東的部族,在接到征召令之后統統從命,派出了族人參戰。 埃及以西的部族,沒有一個敢明確說“不奉詔”,只是拖延而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