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節 三個奇跡-《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3)頁
火槍騎兵,火槍在前,東南軍騎兵得來不易,賣少見少,為了保存珍貴的騎兵部隊,東南軍參謀部制定的策略是保守的,要騎兵們遇敵時,下馬列陣以火槍作戰。
刀劍無眼,火槍則是東南軍的強項
也不是不給他們用馬刀,如果遇到敵軍敗退時可以用馬刀追斬。
條文是死的,軍官們大膽敢戰,不拘一格,也就取得了相應的戰果。
目前,東南軍派往埃及的騎兵部隊有六千人,分駐開羅與蘇伊士城,兩支騎兵部隊沒有呆坐城里,而是開出城外,趁奧斯曼帝國之時,與先行到達的部族騎兵展開了廣泛的野戰,均能戰而勝之。
可能是經驗稍遜色于部族軍,在其他方面,包括訓練、力量與速度、軍紀、士氣等,東南軍騎兵輾壓部族騎兵。
部族騎兵首要是求財與保命,有了這樣的觀念,遇到強敵時,他們望風披麾。
如果在奧斯曼帝國立國之初,部族騎兵敢這樣畏敵如虎,蘇丹會將他們找來,立斬當場!
然而奧斯曼帝國成立已過二百年,變得腐朽,長于深宮婦人后的蘇丹豈有當年蘇丹的雄才大略,殺伐果斷,因此,部族騎兵心安理得地該逃,以保存實力為上,不敢進攻。
到來的部族兵馬越來越多,已達三萬人,在戰火中成長的東南軍規定誰在西奈半島就打誰,誰也就老老實實地聽話,不敢越雷池一步。
區區六千人東南騎兵,竟然把部族騎兵給壓制在西奈半島以東,可謂威風八面。
至于埃及及以西的昔蘭尼加、的黎波里、突尼斯、阿爾及利亞等部族,東南軍人少,防守如篩子一般,很容易被奧斯曼帝國派出的使者穿越防線,找到那些部族,要他們起兵反抗東南軍,然而響應者寥寥無幾,多是做做樣子,有姿勢沒有實際。
埃及地區竟然是水靜河飛,沒有奧斯曼帝國所想象的遍地烽火,沒有攏亂埃及,沒給奧斯曼帝國爭取時間。
東南軍同樣也在做工作,對那些部族說道:“除了尼羅河地區,我們華人對于象土耳其人那樣的統治沒有任何興趣!”
意思是說給部族自由,各部族欣然,那感情好!
誰會想在自己頭上安多一個太上皇?
奧斯曼帝國征召大家打仗,不發工資和補給,戰后雖說可以任意掠奪來幫補幫補,可大頭又給土耳其人拿走,這樣的活沒法干。
于是他們面對著奧斯曼帝國的征召而置若罔聞,按兵不動,如此就給東南軍爭取了時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虎林市|
云霄县|
泸西县|
齐河县|
繁昌县|
根河市|
南部县|
杭锦后旗|
溧阳市|
开阳县|
沙雅县|
永顺县|
江城|
颍上县|
金川县|
镇沅|
来凤县|
伊宁县|
突泉县|
夏邑县|
博白县|
普定县|
荆门市|
新昌县|
佛学|
札达县|
濉溪县|
聂拉木县|
北流市|
普陀区|
和硕县|
东兴市|
岳西县|
黑水县|
吴江市|
廉江市|
隆德县|
怀集县|
八宿县|
桓仁|
建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