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倒不是鐵板一塊,四位維齊爾都忠于柯塞姆·蘇丹,不過分了兩派,老二和老四對抗老大與老三。 此乃官場定律,老二想進一步成為老大,老三想搞掉老二想進一步,往往與老大聯手,但當老三變成老二時,那他與老大的同盟關系即刻消失,重演老大與老三對付他這個老二的事情。 至于科普律魯·帕夏,則是個有能力的聰明人。 他非常能干,管政治軍都是一把好手,聰明的是他不會與柯塞姆·蘇丹對抗,如此就保存了自己。 他不站在誰的那邊,但他起到的作用非常關鍵! 當前面兩派維齊爾爭論到不相上下時,科普律魯·帕夏說的話就很關鍵了,他就事論事,不夾個人色彩點評兩方人選,持中而論,往往一矢中的,被柯塞姆·蘇丹采納,認為是合適的人選。 他不會主動發表意見,但當柯塞姆·蘇丹問起時,他的意見讓人覺得有理。 事實上,大維齊爾巴希爾·帕夏對科普律魯·帕夏非常忌憚,屢次在柯塞姆·蘇丹面前說他壞話,想將他貶斥,然而科普律魯·帕夏手段圓滑,滴水不漏,大維齊爾不能達到目的。 他正色道:“華人占領開羅,絕不是燒了我們的胡子,而是砍了我們一條臂膀!” 胡子、臂膀的比喻,讓科普律魯·帕夏不由地莞爾。 這里面有個典故,正是1571年,紅毛番西班牙國海軍在勒班陀海戰中大敗土耳其海軍,但是土耳其大維齊爾索庫魯·梅米特·帕夏在戰后對威尼斯使者說:“你們只是稍稍燒焦了我的胡須---指奧斯曼帝國海軍艦隊,而我卻砍掉了你們的臂膀---指土耳其人奪取了塞浦路斯,我的胡須還可以長出來,你們卻沒有再長一條手臂出來的能力!” 如今攻開羅大將人選非同小可,被艾西木·帕夏看出他不贊成法哈德·帕夏出戰,科普律魯·帕夏心中一驚,暗自檢討自己有什么地方讓對方看出了破綻,他嘴上道:“柯塞姆·蘇丹定下的決策,我非常贊同!” 艾西木·帕夏知道這人老奸巨滑,他問道:“萬一法哈德·帕夏兵敗,華人之勢猛烈,帝國只怕要失去整個非洲,科普律魯帕夏不得不早作籌劃!” 科普律魯·帕夏不動聲色地道:“該當如何籌劃?愿公以教我!” “如若有事,公當如何?”艾西木·帕夏的話,讓科普律魯·帕夏心中大震!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