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且說麥斯歐德·帕夏在巴士拉城中的活動主要是拋頭露面,做秀,讓民眾知道他的存在,打出奧斯曼自由軍與他的名聲,這種作法,自然不如呆在軍營里有令行禁止,交通管制的安全。 他接見人員,視察地方,搞得當地人頭大如斗,精神崩潰。 你是毒藥,別來惹我! 大家后悔莫及,早知道這位帕夏大人是如此的生猛,當初真不應該留在此地。 如果不理他,帕夏大人現在手里有刀的! 要是對他笑臉相迎,等到奧斯曼帝國的官員會來,輕則傾家蕩產,重則殺頭充軍! 麥斯歐德·帕夏倒是自我感覺良好,與華人的交往中,他發現華人對他是尊重的,這方面華人做得很好。 對于如何處理與中華小跟班,皇協軍的關系,華人領袖顏常武是深受“國與國之間不分大小,都應和平友好,相互尊重,尊重國家的主權與領土完整,承認一切種族平等,承認一切大小國家的平等”影響的家伙,怎么樣,很耳熟吧? 他教導諸人道:“越是強大,越要謙遜,要是對方不尊重我們,我們才用大巴掌教會他們怎么樣做人,否則,見面就笑!” 他的話與中國傳統文化是契合的,“滿招損,謙受益”,因此諸人欣然從之。 領袖胸襟廣有四海,大家自然沒有他那樣的的容量,那就虛懷若谷吧。 東南國開國元勛陳衷紀亦說道:“我們以前是什么?是海盜!只不過我們運氣好,這才人模狗樣象個樣子,否則的話,多少海盜都沒在水里了,我們應該感謝媽祖娘娘的仁慈!” 所以那些中華小跟班,皇協軍在與華人接觸中,感覺到華人的真心,是真正尊重他們的。 比方說大家的交往,華人會很有禮貌,不會盛氣凌人,更不會對他們妄加喝斥;處理事情,華人不會獨行獨斷,而會與他們商量,如果他們說得有道理,華人會采納,如果華人用自己的計劃,會與他們說明為什么不能采納他們的計劃,請他們體諒。 也就是說是一種“商量”的態度,這樣中華小跟班,皇協軍就能夠體會到尊重。 這正是中華的魅力所在,那些歸化東南國的新華人,他們發現華人中幾乎沒有什么種族觀念,不因他們的來歷而BS他們,大家就是一家人,是中華民族! 這種力量是如此的強大,以致于麥斯歐德·帕夏對東南國產生了一種歸屬感。 他以前在奧斯曼帝國宮廷中任職,蘇丹和宮里的貴人們對他們視若奴仆,各級官員則諂上壓下,等級森嚴。 東南國朝廷、官場的風氣則比奧斯曼帝國好得多,上下級互相尊重,據華人高級軍官說,哪怕是領袖也對大家尊重,尊重大家的人格! 據麥斯歐德所知,眼下東南國除了要對王族跪拜之外,不用再拜其他人,頂多是鞠躬而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