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吃大戶,分糧食,讓大家開心,李自成為什么這么受歡迎?還不是“盼闖王,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 不納糧? 開國際玩笑,你看看崇禎皇帝收不上稅糧,結果掛歪脖子樹了。 但用來砸碎一個舊世界,最好該國法紀敗壞,稅糧都收不上來,無法無天! 麥斯歐德·帕夏給大家分糧了,邀大伙兒到糧倉領糧,來者有份。 巴士拉糧倉里糧食堆積如山,本來準備用來逆河而上,運到敘利亞,再運到土耳其本國。 原守軍在敗退之前,舉火燒糧倉,不過沒燒得掉多少糧食,過于倉猝,沒毀掉多少,盡歸東南軍。 東南軍要不了這么多,留給原主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得慷他人之慨。 說要放糧,然而一個小時等下來,門可羅雀,糧倉前乏人問津。 有一些人來過,但偷偷摸摸的,拿到了一包糧食,飛也似的跑掉了,看他的樣子,是窮苦人家象是被逼到活不下去的那種,其他幾個人也是如此。 那當然,誰都怕奧斯曼帝國之后的報復也! 沒關系,他們不來,我們就來學**,送貨上門! 馬車上裝載著一包包的糧食,在東南軍的武裝押運下上路了,他們到達了城西的貧民區,由自由軍戰士照例宣傳了一次反奧斯曼帝國的布告后,趕著馬車順路在每一家門前放下一包百來斤的大米和一包玉米或者椰棗,一路派發過去! 到后來,趕車累了,馬匹也累了,干脆當街把糧食卸下來,然后送糧隊離開。 一家門戶開了,出來幾個男人,趕快把自家門前的糧食拿回家中。 嘿,送上門的東西,不要白不要! 他們看著街道當中的那大包大包的糧食,沖了過去,連拖帶拉,把糧食運回家中,運了一趟又一趟。 很快地,又一家男人出現了,他們也沖向了那些糧食。 為了搶奪這些糧食,這兩家男人差點沒打起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