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除掉這兩方勢力,還有中華八國! 兩中華勢力龐大,影響周邊,計有倭國、朝鮮、琉球、安南、緬甸、泰國、柬埔寨、 近年來,緬甸、泰國、安南等商船來法奧城做生意的漸多,甚至連遠遠的朝鮮每年都有一二艘船開到法奧城賣朝鮮人參、皮貨和珍珠也! 東南國不出口戰艦,但其它的艦船任賣,那些國家也都陸續購置了各型船只,也做起了外貿生意來。 海上風高浪急,危險莫測,那些國家并不是遠洋貿易國家,他們好在遇到了東方華人領袖! 他控制的地盤從東方到西亞,一路都有他的碼頭港口,巡航艦巡邏,那些國家既然是他的藩屬,自然有權進港補給,理直氣壯地要求保護,不受任何為難。 而且他也大氣,主張大家一起發財,于是,各國也加入了他的貿易體系中,他們國內也有好貨,比如緬甸就有大木、玉石、香料等,一船船的上等木頭運到西亞建房子打造家具呢。 吉哈德搖搖頭,長長地嘆了一口氣,既然那是中華八國,“中華”這兩個字,太沉重了,他不敢背! 唯有一個好下手的對象,他望向伊薩姆,考他道:“你說,我們該找誰?” “印度人!”伊薩姆反應很快地道。 “好!”吉哈德贊同道,就此定下策略! 印度人,那是華人對他們統一說法,大家也跟著這么說。 實際上沒有一個統一的印度國,而是許許多多的邦國所組成,多達幾百個,都難以統計究竟印度有多少個邦國和民族,甚至每一個邦國一種語言,有幾百種語言,這樣的民族國家,他們擅長經商,有的人生意做得很大---吹神牛牛皮吹得多是有天賦的,又帶來了其它種姓干活,在法奧城里的人數甚至超過了華人,華人有資金有船接走僑民,印度人可沒這本事。 雖說有莫臥兒帝國為印度共主,與奧斯曼帝國關系良好,但就連吉哈德也不大瞧得起這個親戚。 是的,印度那里也有華人插手,但華人只做生意,不給他們背書的。 不找印度人還找誰! 于是印度人等著躺槍。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