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賬目不清,那就重新做賬,把賬目做到象泉水那么清! 實在清不了的,那就把賬給銷毀了,總之,絕對不能留把柄。 關鍵是灰色清關! 法奧港城是重要的對外貿易窗口,奧斯曼帝國的那些貪官污吏為了賺到錢,但又不能公然收受賄賂,那么就派出了白手套---指那些在前臺打掩護,為朝廷大員做骯臟勾當的人,是為“中人”、“中間人”。 官商勾結的“中間人”,通常如果外商的貨物出口到了法澳港城,辦理清關手續時,貨主不是和相應的海關衙門打交道,而是要跟中間人聯系。貨主只要向中間人繳納一筆費用,即由中間人負責把貨物報稅,貨主甚至不用和海關打任何交道,由中間人跟海關方面辦理手續。 中間人與海關聯系密切,而且大都有實權人物做后臺。它的好處是能讓商人的貨物快速地進入當地市場,但正是這種清關方式給外商帶來了無盡的麻煩。 中間人在貨物通關后,通常不給貨主出具正式的海關報關單和稅單,貨主出口到土耳其的貨物是拿不到當地海關的正規報關單的,也沒有相關的憑證。 因此,只要去查,就一定能找到“違法的證據”。 重點是這些中間人的背景復雜,他們為腐敗官員出面收錢,為了追求更高的利潤收入,往往會低報商品數量、價格和更改貨物名稱等,導致進口貨物與報關的商品嚴重不符。 所以貨主得不到海關的報關單,甚至不知道中間人是以什么品名、什么價格報的關,反正貨物能過關。這樣,一旦當地有關部門檢查,那這些貨物就一定有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將貨物沒收或開出大額的罰單都是符合“依法辦事”原則的。 問題是,你想依法納稅,在法奧港城是走不通的。 水至清則無魚,要是你依法納稅了,官員們吃什么? 那個年代的投資渠道匱乏,來錢不易,容易來錢的東西,往往是皇家占據了,官員們伸不進手。 好不容易有個外貿,各級官員誰不伸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