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遠處的韃靼騎兵呼嘯而來,升起的煙云有半天高,張牙舞爪一般地涌來。 再次踏足演習場,熟悉的場景,熟悉的敵人,不同的是印度兵總算象個樣子了! 馬拉地營在庫納勒的指揮下首先結陣,排出戰列線,三排士兵陣列在此。 對方韃靼人見他們嚴陣已待,并不急于沖突,派出小部隊上前試探。 庫納勒沉著的,準確地判斷距離,沒有下令開火。 士兵們則手指虛扣板機,鎮定相待。 經過嚴格的訓練,士兵們信任長官,哪怕韃靼人向他們射箭,箭落身上,他們也沒有開火。 只有進入了射程之后,庫納勒才下令開槍。 轟然作響,槍彈齊射在對方小隊身上。 打得人喊馬嘶,遠處有信號彈打上天,表明這支小隊被判斷失去了戰斗力,退出演習。 于是韃靼人向著馬拉地營來了個兩翼齊飛,馬拉地營士兵們立即結圓陣抵抗,與韃靼人展開對攻。 韃靼人亂箭射來,馬拉地營陣形嚴整,火槍不斷地打響---他們的槍彈威力不夠,遠處的評判團主要根據他們的應對表現與槍聲疏密來判斷他們的成功與否。 做不到很準確,畢竟這是演習。 遠處傳來了鳴金之聲,表示演習結束。 作為評判團一員的資歷安過來,慶賀馬拉地營通過,他表示:“演習是最貼近實戰的訓練,但絕對不是真正的戰場,所以這個成績并不代表你們一定能夠在戰場上成功,戰場有很多瞬息萬變的情況,需要經過血與火的檢驗,我們還任重道遠。” …… 新的演習開始了,這一次改變了演習的場地,馬拉地營防守一段三米高、二米寬,長為二百米的長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