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使用的都是減裝藥,無甚殺傷力,還有木制刺刀,其實不在于結果,而在于看演習中雙方的反應,尤其是受攻方的應對舉措。 如果受攻方陣形不散,能夠組織起有效的抵抗,則通過演習,反之則是失敗。 庫納勒氣歪了鼻子,他這營再被“全殲”了,一查,是前鋒尖兵失職,甚至沒有出動! 華人不說,指揮前鋒尖兵的印度軍官不下令,尖兵就不作反應。 馬拉地營全部都垂頭喪氣地站在地上,看著偵察連的長官、尖兵們挨打屁股! 其余各營都好不了,唯有錫克營通過了測試,他們派出的尖兵及時發出預警,錫克營及時結陣抵抗,被評判團判定通過。 接下來的藍軍神出鬼沒地對各營進行攻擊,最惡心的是在吃飯的時候攻擊,他們蜂擁而來,印度人甚至來不及使用反擊就被迫承受沖鋒,頂住了沖鋒以后還要轉入格斗——這個時候他們陣型散亂(或者說根本沒有陣型),還驚慌失措,吃飯又正吃了一半,一打起來就吐,嚴重影響戰斗力。 不敗才怪! …… 回到軍部的郝搖旗找到了李來亨,向他匯報了演習之事,對于印度人如此差劣的表現并未大加鞭撻,因為郝搖旗早就有了這樣的心理準備,印度人就是這種貨色,看開點! 對于一個信輪回的民族來說,死亡只不過是新的開始,別指望他們把勝負放在心上,勝最好,敗也沒什么,哥這輩子輸了,下輩子成為剎帝利,就贏回來! 他對于“藍軍”的組建贊不絕口,這支藍軍部隊目前有8000人,其中2000騎兵是印度人,再有6000人則是華人,成為演習部隊的假想敵,把參演的各支部隊虐得“想哭都哭不出來”! 不過,藍軍組建策劃首創者并不是李來亨,他還沒那么遠大的意識,是來自軍部的指示,而軍部又從領袖那里得令,要李來亨負責組建藍軍。 “領袖真是天縱之才啊!”兩個李自成的余黨感嘆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