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嗯嗯,顏大少執(zhí)政下,自然就就有中國特色了。 有證件,表明經(jīng)營處在官府的監(jiān)管下,安全有保證。 送上來的餐具猶帶余溫,老陳說了:“所有的餐具都要熱水煮沸后消毒,確保干凈!” 史可法感興趣地問道:“用的是煤嗎?” “對!”老陳道。 史可法目光掠過食客們的衣著,這里人們的衣著要比大明要好得多,普遍穿綢緞,那個挑夫雖然是布裝,但沒打補(bǔ)丁,所有的人氣色很好,顯然是營養(yǎng)水平上得去,也勝過了大明。 眾人隨意談笑,精神氣質(zhì)都好,沒有什么愁苦困擾。 由小見大,這東南府統(tǒng)治是成功的! 史可法對比一下大明江南的膏肥之地,不說別的,皆是不如。 拿起菜牌,史可法看到上面有豬雜湯、扣肉、牛肉湯、木瓜雞湯、地膽頭老鴨湯、蓮藕豬腳湯、牛腩、牛尾湯、……還有新鮮牛奶,價錢也很親民,不由得大吃一驚! 要知道,很多是肉類也! 俗話說:“地主家也無余糧”指的是舊社會的生產(chǎn)力落后,地主家的糧食不多,甚至地主家過年才能有點肉吃,能吃白米飯是一流家庭了,你能點上蠟燭就是有錢人。 此處,大家都能吃肉! 看食客們吃得自然,吃得開心,顯然這些是家常的早餐,史可法再受觸動! 圣人云“倉稟實而知禮節(jié)”,陜西民眾為什么揭竿而起?還不是沒吃的! 作為最早期建立“菜籃子工程”的東南府城市,旭日城顯然做得非常成功,實現(xiàn)了購銷兩旺。 老陳點了排骨飯加牛奶,而史可法則在他的推薦下,吃了一份驢肉火燒和沙蟲粥! 驢肉火燒色香味美,新鮮的驢肉,味道外熱里爽,湯汁醇香。而沙蟲嫩滑,就連里面放的豬肉都很細(xì)膩,粥煲得老火,吃起來讓人精神大振! “驢肉火燒很地道啊!”史可法贊揚(yáng)道。 “我們這里的驢非常多!”老陳不經(jīng)意地道:“海島地區(qū),不利于馬匹使用,牛用來耕田,驢則用來打雜,什么都做,驢很結(jié)實,耐粗放,不易生病,性情溫馴,刻苦耐勞,軍隊和民間廣泛使用毛驢。驢肉也好吃,天上龍肉,地下驢肉,這可是領(lǐng)袖說的!驢就算死了,驢皮也可以制阿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