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索尼死了,留下一封遺書。 他表示,他盡力保全了族人的生命,保住了香火祭祀,無愧于自己。但有愧于大清,無臉面去見大汗,亦無臉去見被他害死的譚泰,譚泰確系大清忠臣! 所以請大家在葬他時,當以紙遮面,以示無臉去見先大汗們和譚泰。 他認為前盛京守將碩塞的三條家規極是:一、不用記掛兩國的戰爭,不必為前人報仇,絕不造反!二、好好地活下去,傳承家族;三、信奉領袖,他是菩薩轉世,對我們滿人有存亡接繼的大恩德! 希望活著的族人遵守這三條家規,現在大明在東南王的引領下,將會無比強大,族人萬萬不可與之為敵,否則乃自尋死路,致他的苦心白費。 不得不說,索尼的死的在韃靼人中還是引發了激烈的回響,一些人恍然大悟,認為索尼說得有理,也有一些人嗤之以鼻,認為索尼是咎由自取,死得罪有應得。 好在索尼沒看錯人,他沒找別的造反派,專門找來的瓜爾佳·圖賴醒悟了,變身成為堅定的擁明派! 他對眾人說道:“千古艱難唯一死,索尼說死就死了,叫我做,我都做不到!” 圖賴有頭腦,對諸人道:“我們先按兵不動,看情況,觀察上二三年,要是明人象崇禎朝那樣黑暗,我們即行起兵,我圖賴為先鋒!” “如果明人真象索尼說講的那樣,變得強大的話,我們還是做順民吧,以保香火與社稷,大家看如何?”圖賴問道。 他的說話得到了絕大部分韃靼人的擁護,之后數年,當他們看到大明那蒸蒸日上的國勢時,無不慶幸當初沒有采取行動。 韃靼人當中還是有不少的忠勇之輩,他們不怕死,但要是投身去必敗的事業中,并影響到香火與社稷,他們也會考慮再三。 索尼就由罪魁禍首變成了大功臣,家人同意并接受了大明對他的追封:一等和順侯,世襲罔替,由子孫襲爵。 …… 明清戰爭降下帷幕,中國歷史上最慷慨激昂、吐出怨氣的一場勝利中,漢人笑到了最后,漢民族取勝! 顏常武功在千秋! 他厚積薄發,瞅準時機,一舉平定前明大敵后金韃靼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