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愛松古遂行外線進攻,毛都沒撈到一根,但逃脫一命,其余在盛京城內城外的酋首統統掛掉了。 明軍這邊圍剿他,那邊派人找到他,請他護送使臣到費阿拉城,將他和他的部下禮送出境。 攻心無處不在,愛松古經過盛京,領略了明軍的軍威,他們烈火焚城,大破盛京! 又接觸到那些遼民,當中就有韃靼人,愛松古知道明人仁慈,明知是韃靼的未成年人夾雜在出城的遼民當中,也不予以追究,視為大明子民,城內諸多韃靼人家族皆留下香火,子孫后代可以傳承! 愛松古不得不承認南邊來的明人夠意思,他們不怕強敵,敢戰敢打,但又放過敵人的婦孺,可謂是仁義無雙! 對比北方明人,都是明人,為什么區別這么大呢? 早干嘛去了,早知道南北明人不同樣的,我們清人也就不惹你們明人了! 剛才的會議,他也在當中,跟隨表態說打不過就逃,但之后,他來找索尼,坐下后,對他講起了他經過盛京時,被明人領著去參觀盛京的情形。 他深有感慨地道:“如果明人一昧恃強,我絕對贊成譚泰的意見,但明人既有武力,又有德政,他們對我們的人都是這樣,對他們的人更好,此乃久遠之計,我們萬萬不能與他們對敵!” 索尼叫道:“你剛才也不說!” 愛松古搖頭道:“我說了也沒用,譚泰已經是漢人的那句話,王八吃稱砣---鐵了心!他就是想與明人對敵,不肯投降。” “你覺得明人的條件可以接受嗎?”索尼問道。 “寬厚之極!”愛松古說道:“我擔心的是,一旦我們丟失了費阿拉山城,那些條件就不會存在了。” “為什么這么講?”索尼連忙問道。 “費阿拉山城意義重大,是我滿人龍興之地,完整地歸入大明版圖,他們認為有意義,但要是費阿拉山城打爛了,就沒有任何意義,我們丟失費阿拉山城后,就是流寇,不再有象樣的籌碼。”愛松古認為道。 聽著他的話,索尼若有所思地道:“你認為譚泰這樣阻止和談,我們怎么能夠與明人談和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