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如被吹亂一池春水,盛京城里民心混亂,王爺碩塞下達旨意:除滿洲八旗、漢八旗、蒙古八旗之外,凡有人身自由的遼民,皆可在明天出城。 被韃靼人裹脅進了盛京的遼民差不多有八萬之眾,多數很年輕,聽聞韃靼人的的傳言,又驚又喜。 太陽從西邊出來,韃靼人居然發善心了? 他們首鼠兩端,有的人認為韃靼人設下圈套,不能上當,但更多的人則認為應該一試。 畢竟現在韃靼人控制著城里形勢,他們想要殺人,根本沒必要玩此手段。 民眾心思大亂,收拾行裝,都在忙碌明天出城之事。 到官府指定的地點報名,領取出城的號牌,明天出城,憑借號牌出城。 而在王府里,碩塞召集大大小小的官佐們道:“明日遼民出城,你等每家都安排一個孩子,做好履歷,皆可隨同出城?!? 他咬牙道:“不管了,家里有未成年的小孩子的,統統帶出城去吧?!? 眾人大吃一驚! 碩塞淡淡道:“這是本王與明國甘都督的默契,我放遼民出城,他亦給我便利,遼民出城,無論是誰,即為大明子民!你們回家后教導自家孩子出城后講漢話、起漢名,習漢俗,安安份份做大明子民。” “所有的人都要記著三條家規,一、不用記掛兩國的戰爭,不必為我們報仇,絕不造反!二、好好地活下去,傳承家族;三、信奉領袖,他是菩薩轉世,對我們滿人有存亡繼接的大恩德!把本王的話傳出去,切記!切記!”碩塞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有人反對道:“王爺,這不妥吧……” 白天還雄糾糾氣昂昂地說了絕不投降,晚上卻準備著明天讓自家孩子出城當順民,反差太大了。 “很妥當!”碩塞硬邦邦地說出一句話來,讓大家都無話可說:“不孝有三,無后為大!” 韃靼人原本是沒文化的蠻夷,老奴(老野豬皮)在時,視漢人如豬狗,隨意打殺。 待黃臺吉上臺,他這人聰明,知道自家的內涵不行,要想長久,必須采納漢文化的統治。遂放松了對漢文化的約束。 導致女真貴族和官員心慕漢人文化,學漢語,聽戲看曲(都是漢文化,韃靼人哪有這調調兒),身著漢人冠服的比比皆是。其間又有滿人啟心郎提議改整個八旗的服飾,蓄發束冠,著漢人衣袍! 此時又有人說,敵方大都督的話,也能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