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要知道,他任王爺是何等大事,誰家的賀禮都不敢馬虎,送來的是都是上等禮物,他卻沒有借機(jī)斂財。 自然,他得到了所有官員們的美譽。 過多三天后,大伙兒寧愿他收下來禮物,哭爹喊娘的都想請他收下來。 新任閣臣的阮閣老宣布,凡一年內(nèi)收到禮物超過十兩銀子的話,按受賄罪論處! 打一巴掌給個棗兒,朝廷宣布官吏們的工資平均翻倍,尤其是吏員的,最高的達(dá)到了125%的升幅。 瞧,前明的朱重八,待員工特別苛刻,縣令這個一縣之長的工資為45兩銀子的年收入,而馬夫有40兩,賣油小販有20兩銀子的年收入。 永明朝的朱由產(chǎn)一上臺,就給官吏加10%的收入,號稱為百分之十皇帝。 顏大少更厲害,給官吏們加了大筆的養(yǎng)廉銀,年收入達(dá)到幾百上千,官員們自然是歡天喜地了。 但養(yǎng)廉銀是給官員,而不是給吏員! 顏常武即王位,第一次出王令,就是給大家工資(不是養(yǎng)廉銀)翻倍,先前的吏員工資越少的,工資提得越多! 時人評論:“東南王有王荊公本色也!” 王荊公即王安石,他做變法改革,頭一條也是給官吏們提工資,所以很得官吏們的擁護(hù)。 乃至于他下臺后,擁護(hù)他的官吏們繼續(xù)與反對他的官吏們斗來斗去,如北宋著名的大奸臣蔡京,就是王安石的門徒哦,他甚至成功地將反對新法者都打入另冊,乃著名的“元佑黨人碑”。 相比之下,張居正也學(xué)人搞改革,由于他不敢觸動祖宗家法,不給官吏們提工資,他下臺后的第四天,就挨東林黨把他的政策徹底推翻,生前榮譽剝光豬,子孫凍餓而死,簡直無還手之力。 雖然顏大少給大家這樣那樣的要求,但對于善財童子是人人喜歡的,傳言他是媽祖娘娘座下的金童轉(zhuǎn)世,東南府則將他稱呼為“金銅童子”,初時南明臣民不解其意,現(xiàn)在明白過來了! 官吏們想來想去,還是這樣的王爺好! 肯定有不河蟹的聲音,如太子少師方逢年,上書直諫,指出顏常武封王不合制度之處:異姓封王、實封、封地過大。 “……此國中之國,長此以往,閩省之人只知東南王不知朝廷,必國將不國!”方逢年奏道。 他認(rèn)為與制不合,明朝藩王不得干涉地方政治軍事事務(wù),不得擅自離開封地,結(jié)交地方官員,形成“有明諸籓,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的局面,如今東南王則徹底推翻了之前制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