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今天的會議讓大員們津津有味,收獲很大。 顏常武著人取出了一批最新定型的滑膛燧發槍,這種火槍是臺灣槍炮廠總長孫元化主持下完成研發,叫做1645型步槍,它是后裝燧發槍! 其實,今天戴維先生是“站在巨人的肩頭”,訊息不對等。 1645型步槍入役,作為高級軍官的他當然知道,就秀了一把自己對付游牧民族的學識。 后裝槍并不是一個新鮮名詞,早在15世紀就已經出現了后方裝彈(彈膛裝彈)的火炮以及火繩槍。從后方裝填彈藥的好處顯而易見,可使士兵在快速裝彈的同時盡量避免暴露自己。盡管有如此明顯的優點,但由于技術上的限制,后裝槍的發展一直未盡人意。 但顏大少是什么人? 他知道未來的槍炮走勢,堅定不移地支持研制后裝槍,他有的是錢! 還有天才的孫元化和中國的工匠,加上時間! 花了十幾年的時間,不斷地改進后裝槍,在不計成本的投入下,后裝槍總算出現了。 該槍的槍機機構包括槍機、擊發機構以及連接在機匣上的鋼塊。裝彈時,按壓槍托下方一個扳機狀彈簧掛鉤,打開槍機,然后將槍機向上抬,使膛口向上傾斜。之后向彈膛內裝填一定量的發射藥,用手指將彈丸推至彈膛的最深處。將槍機閉鎖,槍械即處于待擊狀態。扣動板機,就發射。 槍身零件也采取了更好更堅固耐用的合金鋼,比以往的滑膛槍要輕。 不過,沒有使用線膛和尖彈。 線膛槍加工不容易,加工膛線不容易,畢竟當時還是手工制作,它的彈丸非得和槍管嚴絲合縫不可,使用線膛槍時,士兵甚至必須用錘子敲通條,把子彈敲進去。 線膛槍雖然在射程、精度和威力上有著滑膛槍無法比擬的優勢,但長久以來未曾普及,這是最重要的原因。 事實上,這種后裝槍是孫元化再三精制,然后采取流水作業,成本依舊高到這世界上只有二三家大老板才能玩得起,如顏大少是一個,西班牙國王是另一個(他家里有礦)。 1645型步槍將優先裝備軍隊中的精銳部隊,但不會免費發給民間,太貴!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