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 阮大鋮在湖廣干得起勁,一州接一州,一縣接一縣的土地產權明晰,讓湖廣諸藩王心中震恐,M的,朝廷來真的啊! 他們通過侵占和別人投獻得到的土地都要吐出來,豈能容忍! 他們容易嗎,為了得到土地,他們花了好幾代人的功夫! 八藩王派出使者到達京城,與滯留京城的諸王會商,明宗室福王朱由崧、南陽王朱聿鍵、魯王朱以海、唐王朱聿鐭、長樂王朱誼石、瑞安王朱誼防、高安王朱常淇、瑞昌王朱誼貴合計。 正好有個由頭,乃戶部以國家危機,財政困難,只發(fā)給諸王四分之一的俸給,得,日子過不下去了。 顏常武的錢多,但他不想喂豬! 明朝藩王是“世襲罔替”。皇帝除皇太子以外的其余兒子,全部封為親王。親王的世子襲爵,其他兒子都是郡王。郡王的長子襲爵,其他兒子要封鎮(zhèn)國將軍……以此類推。親王“歲祿萬石”,郡王、鎮(zhèn)國將軍等,均享受不同數目的歲祿。這是固定工資。每到逢年過節(jié)、婚喪嫁娶,朝廷還得進行各種賞賜。有時候,這種賞賜比固定工資還高。 由于固定工資和賞賜,是按照人口來確定的。因此,大多數藩王都互相比賽著生兒子。畢竟,兒子生得越多,王府的收入越高;收入越高,大家的日子就越好過。因此,明朝的藩王,成為歷朝歷代最會生兒子的王爺。 就這樣,明朝宗室成員的規(guī)模不斷擴大,人數像雪球越滾越多。根據《天潢玉牒》記載,200多年下來,到明朝后期的天啟時期,宗室總人數據說達到了60多萬。 明朝末年的宗室有十三萬,這還是經過戰(zhàn)亂的“削減”后的結果。 要養(yǎng)那么多頭豬,顏常武不肯花大錢,能拖就拖,能省就省。 藩王們先向永明帝求情,然而永明帝愛莫能助。 想造反? 勛貴們的例子在前! 硬碰硬是不行的,福王朱由崧狠狠地道:“既然今上不理會,那么就找祖宗去!” 哭陵! 第(3/3)頁